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0(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由先太册封为藩王,祁元詝又已失储君之位,这就证明,东一系已经退了皇位争夺。

    然而,天又令襄王元訢并秦王世元训、晋王世元谆、赵王世元询分阅卫士。

    而且汉武帝是推行推恩令的同时还合着酌金夺爵——那时候他手上已经有立大功、掌握军权的卫霍外戚集团可以倚仗了——所以,归结底,还是要先打一顿的。

    但是推恩令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谓“(京营)大军一,四方慑服”一言,就极恰当地描绘京营居重驭轻、控扼天之能。

    所以,综合起来,现在所有经验都能借鉴的我朝,才是真正的天选之啊!

    考校事后三日,天诏册懿文太为郑王、襄王、衡王、徐王。

    分阅京营卫士,对于皇孙们来说,自然是个很大的考验。

    光幕的变化给了祁元询他是光幕爸爸最的崽的错觉,但是很快,他就打消了这个念

    第14章 第十四章 考验

哪里听到还是看到的,说清朝作为封建王朝中的最后一个,对各朝代末年的事都有经验可以借鉴,什么农民起义啊、外戚专政啊、宦官专权啊、后政啊、天灾人祸啊【小冰河期、粮减产什么的,还有明朝引的红薯、土豆等广泛植】、胡人侵啊【清朝本来也是草原民族,还特意和蒙古修好,还推行了某些制度让蒙古人丁减少】,万万没想到,他们碰到了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本朝制度,军队分三,是为京营、外卫与边兵。

    可是,这回这一却又不同。

    事实证明,祁元询的想法是对的。

    所以汉后推恩令就逐渐被淘汰了,是有原因的,藩王没封地不需要推恩,有封地的,你得能打赢再说。

    只不过,被名检阅京营卫士的几位皇孙,有一个共同的缺:对兵事所知不多,未曾和将士有过相

    就算是对储位没有太多的心思,在这,也不能认怂。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如今国朝初立,拱卫中央的京营才是最为英的队。

    若是往日,代表圣天检阅京营,他们完全能够扯虎拉大旗,借天的威势震慑将士。

    汉武帝能推行推恩令,是因为他爹那时候已经平了吴楚七国之,主要诸侯王已经变成了他的兄弟,诸侯王们也受到了中央朝廷的控制。

    历史上朱棣能在之后削去藩王们的军权,也是因为这位大佬打赢了。

    襄王元訢是懿文太的嫡,自幼之中,排序在东又非居,连原本的太孙祁元詝都没多少机会接京营,

    更何况,他们乃是藩王世,日后自然是要回归藩地,归他们统属的,主要是边卫,能否在短短的检阅中得到京营将士的信服,其实并不重要。

    他又不是带着金手指穿过来的,要苟住,不能慌,不到最后胜利的时刻,不能得意忘形。

    因为主角所在的朝代,是稍有的藩王有实封的朝代,所以后续还有一手续需要解决。

    而且不是实封的藩王,也没必要用推恩令去整他们啊。

    *

    诸王世或是父亲受天看重,或是本被天看重,在这个争夺储位的时机,一丝一毫的机会,都是不容许错过的。

    木仓杆政权,果然是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