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71(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有兵尚书力荐,《京华日抄》绝佳的广告位,连那本向来无人问津的《四书对句》竟也卖了五六十本

    总不会是崔郎中良心发现,叫人把他摊上卖不去的书包圆了,还特特向张尚书举荐了他这个神童儿吧?

    崔燮也不觉得失望,打算先把人画来,免得将来见面也不识恩人。他去屋里拿了自制的炭笔和粉笺,细细地问计掌柜那人是什么眉、什么形,怎样的形、脸骨、神……反复修改了几次后,纸上便呈现一个他看着也觉得熟的廓。

    计掌柜纳闷地看着他,想问又不敢问。

    他把还没画完的图扔炭盆烧了,只记他背后主人的份,笑了笑说:“行了,我知这是怎么回事了,你们不用再。你先去后院把印好的‘吕布戏貂蝉’图拿去店里给读者看看,若是大伙儿都能接受里面武将的材,我就开始画桃园三结义、张飞怒鞭督邮这些英雄图了。”

    正是常来给他家送东西的谢山。

    崔燮垂眸思索着,指尖在书页上轻敲,问计掌柜:“你还记得买了这摊书的客商什么样的吗?”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就是崔郎中真失了心事,人家正二品的兵尚书也不能自降合啊!

    计掌柜不假思索地说:“记得!是个极阔气的大财主,穿着大红绸面的,还带了几个像军汉似的杀气腾腾的家丁。那气派真了不得,一看就不是咱们小地方的人!当时不光伙计叫他们指使得团团转,店里的客人都叫挤的不敢上前呢。”

    计掌柜听得云里雾里的,摇着去后院拿了彩图,到店里选了一张贴在柜台上,叫往来买书的人都看见。剩十来张则压在柜里,当作买书的添,买够百两的大客便送一张。

    崔燮便问:“那你可还能清楚记得他的眉五官?是不是特别俊秀,嘴角笑,就像个书生公似的?”

    有些对,又有些不对。那是个瘦的财主,得也俊,但眉尾又,颧骨凸起、两腮微凹,纵笑起来也带着几分武人的悍气,不像个书生。

    崔燮看得他好奇,却不愿意告诉他,只淡淡笑着说:“人家施恩不望报,我难能给些许银就当是偿还了他援手之吗?索我先记着这份,将来举业有成,有资格跟人家站到一时再说吧。”

京城,又如何了兵尚书的——

    他还叫工人赶着印了几本《四书对句》,仍旧摆在摊上卖。还用红纸好墨,亲手抄了张尚书那篇《劝学篇》作招贴。凡有生员来买《京华日抄》的,看摊儿的伙计便主动告诉人家,他们店里正卖着张尚书所言“迁安学童崔某”的《四书对句》,问客人要不要也买一

    可要说这是巧合,那就更是侮辱他这么多年看的侦探小说和电视电影了。必定是什么在京里有份、有势力,结得上兵,心地善良温厚,愿意拉他这个孤弱少年一把的人的……

    这《四书对句》打从印来就是摆在摊上也无人问津的东西,怎么忽然就有大客来包了圆,这么巧还叫兵尚书看见了?而张尚书怎么就忽然对一个小学生集的对句兴趣,看了之后不仅不曾随手抛掷,还兴起了拿他当榜样劝导生员读书的念

    在他极简单的人际关系网里,这些要求的每一条几乎都直指向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