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30(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是啊,穿越时只带了盘,没带个手机、录音笔来,不然也能过耳不忘了。他遗憾地叹了气,答:“晚生不曾习《书》,读的经史也略少,却实有些听着耳生的地方记不大清楚。”

    不过他还不打算

    这群读书人大都是神童,年少时没少叫人考较过,考起新的少年才更不手。叫人背记这小游戏都玩腻了,倒觉着崔燮想的题型新鲜,于是议定各题,哪个人考倒了他,大伙儿就凑钱请这人坐首席吃一顿。

    若是能把他们这群人刻意刁难的题目都答来,这么个好苗,怎么能不抢到门当个弟呢?

就想穿回去捎一明史来,让他们看看自己将来要当阁老、尚书的容,志气。

    众人转着这念,各各瞧了崔燮一,都笑而不语。李东却扫了他们一,抢在前面说:“大伙儿不必苦恼,我倒有一件读书人都想要的绝佳的画作给他作彩。若和衷能答得这些题,我便叫人取来送他。”

    推托两句,又反问:“方才在殿里听两位大人讲课,着实彩,学生有心回去加以揣,只是有些失记的地方,不知可否借大人讲纲一观?”

    李东也顺了他几句,叫他别急着考士——他这般年纪,又是简在帝心,实在不用急着朝。中举之后最好沉几年,有把握考二甲再场。

    黎大人捻了捻胡,呵呵一笑:“那你看时又能记住多少?时用、西涯,拿你们的讲纲给他看看,就从这里走到大明门的这段工夫看他能记多少,这个神童的名声符不符实。”

    可惜他穿不回去,只能玩笑地说:“学生若没这趟,也还立不什么志向,将来可能就随波逐了。今日既见着了天英才,这就得立志考翰院,来日也能追随诸公后,当个真正能为太讲学的讲官。”

    崔燮隐隐听来,那幅“名重京师,画师敬候主人去取”的画作,好像就是他自己画的小乔等大图。再回忆那首小乔诗,果然是清新灵动,不似时行的台阁那么厚重肃穆,像个茶陵派的风格。

    他们要去翰院和吏,本该从几十步外的安左门去,若往正面大明门走,就要经过的千步廊,时间用得,也算是给崔燮降低了难度。众人遥望着大明门笑:“大人真有闲心逸致,反正时候尚早,急着回院里也无甚事,就叫他试试。”

    黎淳看了他一,问:“听说你能过目不忘,原来却不能过耳不忘么?”

    若都答来……

    黎淳是詹士府副詹士,又是李东、杨一清等人的老师,年德劭,当然不跟着年轻人们玩闹,笑着摇了摇:“若是他都答上来,你们又当怎样?”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这些翰林虽然时常嫌弃翰院待遇差,觉得自己前途不明,却都是重重科举拼来的人尖,还有个状元混在里面,对自己的才华都是相当自信的。听到崔燮说今日见着天英才,立志学他们,也觉得他人塌实,光更不错。

    那几人有的猜到是什么画,有的却是全然不知。几人一面想着题目,一面又议论起了什么读书人都想要的画,说说笑笑地顺着千步廊漫步。

    崔燮还指着早儿中士,早儿跟男朋友床单呢,哪里舍得再拖三年?他没答这句话,只糊着说:“学生尚不敢奢望中举,如何又提得起会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