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38(1/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陈学士不置可否,便问他破题,崔燮答了“极赞古帝之大,一天之所以为天也”。陈提学品了品,又叫他顺着背了几句,:“这篇写得也算辞事相称,不如场上那篇有力。《诗云周虽旧》写得更有力,却是过于激扬,少失中庸之度了。”

    说着提笔临到卷面上,正要打分,抬见他还在,便挥挥手说:“去吧,叫皂役们开龙门,三日之后再来。”

    崔燮行过礼便小碎步往外趋,一边捯步一边偷偷往后看了一,却见他手腕转动,似乎画的是个圈。

    是圈就好,只要科考取中,明年乡试前就再没别的考试了。

    他回国学销假,安安稳稳地读了三天书,到得放榜那天,又得回考棚受训。

    当了诸生之后就不如没考上时清闲,岁科两试之年都得叫提学当面训导一番。顺天府各府、县教谕、训导都站在堂上,引着自己县里的考生在面等着叫名,而国学的老师不用受提学官提吊,他们这些国学生和寄籍京师的外省生员们都缩在角落里,看着提学官一个县一个县地叫人。

    陈提学真是铁了心要整治学风,不怕得罪人,打分打得吝啬,打板却打得痛快。几个皂役拖着板站在中,听他念一声悠的“四等——”就把人拖过来当开打。

    考得差些的学生们就两战战,在人群后合掌祈祷:“只愿考到六等……”

    考到六等也只是剥了秀才袍服,等学政这一任完还能考回来。若是五等就得由府学发回县学、县学发到社学等服役,吃不尽的苦。而不幸落到四等的……

    学政一任也是九年,三年两次岁考,少说要吃六次板了。

    先发落了各县学渣和中庸的普通生,最后才到学霸们。

    少数几个考到一二等的,上去了却比平常更有脸面:二等的学生就能得陈提学亲自温言抚,劝导其早应乡试;而到了一等那里,他自己就带了上等的白米来,当众发放到廪生手里,对诸生说:“本官的规矩就是奖优罚劣,你们自己学得好,本官今日起便叫你们吃上廪米!”

    那一袋米盛得满满的,有半人,足抵廪生一个月的廪米了,米袋上还扎了大红,足见陈提学抓教育的决心之重。

    一袋袋米被衙役们帮着学生挑走,站在场中的生员也渐少,终于到了国监生和那些随家寄籍京师读书的官宦弟。

    陈提学翻着卷一个个喊人上去,直到周围都快要没学生了,才喝了一声:“国监生,迁安县崔燮上堂”!

    崔燮便躬趋到堂前,跽坐堂听陈提学训导。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