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56(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僚、好友都是神童,崔燮这个岁数时早都是举人了,他既也负神童之名,又有名师教导,若考到二十来岁才中举,老师脸上也有儿无光。

    等不到这戏结束,众人便找李家索要笔墨纸砚,尽平生之才为窈娘题诗作赋,又各写文章评这戏,将其鼓为成化朝第一杂剧。

    众人哄笑起来:“正是。我们虽没有杨大人写曲的功力,经书题倒不难。往后便是每天一地给他也容易。”

    只有指挥同知朱骥前些日上本奏免了一回本卫的考选,正是无事一轻的时候,就来吃酒听戏了。

    第一天听戏时,先请的是上司朱骥、南北镇抚司两位镇抚使、十四所有空的千和本所辖,这一天该休的校尉等人。

    他一个辛苦,看戏的大佬们都很幸福。

    幸好前面的戏都是哀戚戚幽怨怨的,锦衣卫们不大听,也不细计较唱词,只看着王窈娘仙姿玉貌、王夫人吐血吐得凄,也重重地喝彩,一把把地往上扔钱。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待芦埋没母女二人时,他们可都不费心猜什么杨飞雪,只看着那素衣披雪的人儿叫好。

    李东替崔燮谢过同僚们,又拍了拍他,问:“你觉得如何?”

    待作者们看过了首映,就到戏中主要歌颂对象,灵魂男主谢千与他手的锦衣卫团了。

    谢瑛在城外包了个园,叫福寿班过去连唱五天大戏,从初九唱到十三,正好避开八月十五前后最张的廷宿卫工作。

    戏台上素帘重开,背景幕布就换成了垂桃绕岸、山溪洄绕,小石桥跨过溪的景致。台上搭着垂柳、杨树、怪石,窈娘一纱衣,怀抱琵琶,上挽着简单的发髻,袅袅婷婷地到了台中。

    从第二折 起,便是窈娘弹琵琶卖唱,到与老丈、小贩、婆婆打探黑衣人的份,寻京师报仇,又遭锦衣卫盘查的故事。一路上风尘奔波辛苦,衬着她一素衣不染尘,白的愈白,苦的愈苦,看得台亲自写稿、校稿的人都不由得泪染双襟。

    还有什么说的。崔燮站来谢过众人,闭着了一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台不知何有风迎着她去,得纱裙大袖飘飘飞。只看这姿,不用唱多么亢亮的曲儿,随意说几句话也是瑶台仙姿。

    众人到园里戏楼,刚看见台上搭得细如人家的布景就都有些震惊。啧啧摇:“这个福寿班倒也乖,不知找谁家的大幕布和假景,好看,有几分本官布景的意思了。”

    杨廷和笑:“李兄怕什么,和衷如今赶上好时候了,《四书》的都是咱们翰林学士的,太的题目,天底有几个仕能得这般待遇?你若怕他经术学不好,那我……这里有王、谢两位状元,叫他们多,还怕个举人么?”

    王窈娘抱着琵琶到浪时,作者们动得都要跟着一起哭了,这群锦衣卫却只

    原本还该请万贵妃的弟弟万同知,不过他刚调到后府军,正忙着吃属们的宴,也不大看得上儿一个千请的酒,便不肯来。两位镇抚使却是因为中秋节日近,事务堆到上,也不敢轻易来。

    别人都盯着看人儿,就他在那里指怎么布景,要不是看在他爹公公面上,都有人恨不能给他了麻袋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