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82(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这么一笔好文章,又是名的编书人,还生得年少俊秀,主考官怎么不再将他的名次提一提呢?

    迁安这些书生有几个还是旧日指过他的前辈, 也有修改过他文章的。当时只觉着他的时文思路奔涌, 气势人, 文字却欠雕琢;如今再听他的文章,赫然已经是脱胎换骨——

    陆安等读过他文章的人都拊掌叹:“真是后生可畏!你这文章得可真快,一年不见,竟已是登堂室了!莫非你也梦得了江淹的生之笔?”

    六才中仅剩徐立言与沈铮二人落第,看他自谦,便也跟着自嘲了两句:“我们白白得了你家崔源送的书,今年竟也没考上,看来是复习的不力。来年也得学你在墙上挂块板,写上离己酉乡试还有一千若天,一天天地倒计时……”

    崔燮摇:“哪儿有那些神异之事,我不过是得随名师读书,自己也肯多写几篇文章练习罢了。各位读了名师笔记才三四个月,今科取中的不就比从前多了?我从去年便了国学念书,那笔记中有许多是我亲笔抄录来的,记得极熟,若再学不好,还有什么脸来见江东父老。”

    他先在国监读了一年多,前数月间又成了李东的弟了翰林院那么多翰林的题目,再考不好真该吊死了。

    这话不过是玩笑般说说,崔燮却一击掌,赞同地说:

    这两句皆如双心一祙,双烟一气,意相比而非相反,把定“欺”“误”二字,将小人掩恶扬善之工与其危害写得淋漓尽致。文字也对得极工整,从他中诵,就如击金戛玉,节奏分明,念来朗朗上

    制艺文章是骈散结合的,原先他作文时,破、承、发凡、过接的散句往往议论有力,骈句却都是短短两三句,再就难工整;而这篇中试文字的骈文却细意雕琢, 神闲笔妙。八比之清气盘纡,灵机翔洽且不说,即发凡一句,本可以以散句带过,他竟也铺陈了骈句例:

落第生员们文。

    盖为不善,欺即在其不善矣,讳不善,欺转在其善矣。且从来小人之误,误于为不善也,而吾谓不误于为不善,而误于讳不善,误于讳不善而仍冒为善。

    天底随名师读书的人多,但肯把自己听到的讲解集成笔记,还要四书五经的顺序细细总结来,分享给天都看到的只得这么一位。

    他自己在国监读了一年书,文章天天在廊外贴着叫人评论,脸也练来了,闭着就背。

    崔燮谦冲地说:“燮这回也是侥幸得蒙考官青目, 取中举人, 各位兄若要听我的文章我便背了, 要说指却不敢。”

    众人对他的师承只能羡慕,却谁也说不个“恨”字。

    其实他们三人原本也就看小说,不大用心科举,考上的算是幸运,没考上的自己觉着理所当然。且六才中有四位都已取中了举人,他们借着六才名气捆绑,才名也是确定无疑的,倒也不大急着要中举。

    便是那些原恨他卖书卖得不均,觉着“这样人也能得第八”的书生,听了他的文章也不禁有“这样的人才得第八”的叹。

    看了他《科举必读笔记》的人都得承他一份,为着自己的前途,还得祈祷他顺顺利利地把剩的笔记都印来——万一他心不好,不印了,世上可去哪儿再找这么个有运气又有怀的好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