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86(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他原本因为崔参议之故,对崔燮也少少带了些偏见,听说他要先给弟妹成家再自己的婚事,不禁低叹了一声:“噫,这样的父亲竟有这样的儿!”

    也幸亏不肖父。

    敢谓文章真妙选,极知荣是虚名……文清意远,真是当世妙句。

    吴大人只是在云南当右布政时,差儿当了崔参议的媒人,看到他儿好奇。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父亲曾求娶的姑娘,怎么好说给儿呢?

    有如此才华朗的解元开,五位经魁们自然也不能坐着,跟在他后起应和,作些“祥云映朝焕,魁宿腾辉泰宇明”,“松篁不改凌霜,葵藿宁忘报国城”之类的台阁颂圣诗。

    吴大人倒没什么人选。

    鹿鸣宴上不仅要混吃混喝,也是彰显士才学的地方,李主考看着济济一堂的人才,笑着说:“今日蒙天恩赐筵,主宾既,又岂能只顾吃喝,失了读书人的本份?本官在帘中阅诸生文卷,多见才思淹通,文词清丽之卷,想来诗词也当如文章般锦绣。本官便先赋诗一首,愿待诸举唱和。”

    他饮尽一爵酒,转便有文思:“二十年前宴鹿鸣,京闱何意此持衡。官曹饱后心怍,天语来时梦亦惊。敢谓文章真妙选,极知荣是虚名。宾筵既醉皆君德,拟赋周诗竟不成。”

    他才思也极捷——要么就是准备工作得好,开便:“队舞簪送酒频,清朝盛事及嘉辰。星辰昼学士履,风日晴宜举人巾。”

    吴府尹笑:“不然,有名师必有徒。方才李大人既言‘拟赋周诗竟’不成,就该叫你这学生继了师之愿,改赋周诗。”

    转就到了跟崔燮共同一张案的乡试第六名郑宗仁。这些才不知怎么都那么文思奔咏,成章,每作一首诗,老师们便要评几句,底的举还要评论,听得崔燮更是心虚胆怯,恨不能跟老师讲讲,今天就先别让他作了。

    可惜!他明明看见了一桩好婚事,却不能媒,真可惜了!

备科试,也就没多。莫非吴大人有什么人选?”

    周诗,也就是诗经之类的四言古诗,不讲格律,用韵也宽松,比五言

    崔榷带了两个妾上任,到任上又要求娶官之女,这个儿竟肯负责任照起庶弟妹,而不是求着老师给他找个好岳父,实在不肖其父。

    当初崔参议若不是自己求取何大人之女,而是给这个有前途的儿求,说不定秋试之后都该完婚了。

    他僵着一张脸站起来,闭着念他早上憋来的“龙虎榜中新得士,凤凰诏正求才”,吴府尹忽然笑问:“崔举人是李学士的徒,文章极有法程,编的书也足令天受益,有想来诗词一也必不弱于人?”

    可他边两位举人的诗一字字念罢,命运终究还是落到了崔燮上。

    李东谦虚地说:“吴大人忒看他了。此随我读书不过数月,也只念念四书,我都不曾见他能写过什么好诗。”

    吴大人暗自叹几声,待鹿鸣曲歇,便取酒敬了诸生三爵,叫众人开宴。

    就从他开始改一改诗,不要满堂都是涩无趣的应制诗。

    有了主考官的诗作引,今科解元张赞率先起行礼,十分自信地说:“赞不才,略有文思,愿先献一首以助各位诗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