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378(1/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大了?这孩毕竟也有些灵异,要不然怎么会五岁还不会说话,直到遇见那个僧人说他“好个孩儿,可惜破”,叫父亲改了名字才开呢?

    王状元素来以为荣,教训归教训,跟崔燮一样信他将来能成——只是没想到他能息成圣贤而已。是以最初听到儿圣贤的激动绪过去后,他仔细想了想崔燮的评,又有些淡定了。

    “圣贤”之说虽有些夸张,但崔燮评的重更应在那句“能知天人之际”,也就像当初何晏评王弼,说他析理微而已。或许就是两人谈话时论到理学,他儿了些灵透的话,崔燮是李东的弟,理学工夫厚,看他未来有成就呢?

    王状元反复思量了一阵,决意先此事,也嘱咐家人不要外传,自己关上房门,打算回去给崔翰林多加几段故事。转过却发现刚才自己起太急,有几张画稿叫衣裳带到了地上,他快步过去捡起来,拍打净,继续提笔写他的故事。

    他将崔燮场那分细细改了几遍,加了赞词和定场诗,连同画稿一用油纸和布裹的严严的,叫家人送去崔家。

    安全起见,他是等那份稿送过去,崔燮叫人还了笔回来,才叫过儿,吩咐:“崔贤侄素有才识量,对你又格外赏识,你读书闲暇间也该去他家拜访,有不懂的经义文章都可向他请教。”

    王守仁应声答:“父亲所言甚是,我这几日忙着读书练气、悟天理,一时不得空,来日闲了必定要去寻他。”

    他趁崔燮还没到翰林院职,便提了父亲备的礼到崔家拜访。崔燮待他简直跟待他爹一样客气,第一次上门便叫他登堂拜(祖)母,还叫家中兄弟、弟都来见他,俨然要把他当成自己家人看待。

    那两位弟更是两放光地看着他,问他关外风光如何,明军与鞑靼兵如何打仗,还问他何时再关,想跟他一起去。

    崔燮在旁笑说:“这两个孩素有些英雄气,王贤弟可否与他们细讲讲?回叫他们据此想象两国势,写篇寄托怀抱的文章也好。”

    两位国舅顿时不敢说什么了。王圣人倒颇有兴趣地说了一句:“昔日范文正公作《岳楼记》,朱作《江陵府曲江楼记》,皆既往未得寓目,凭心遥想之作,这两位小友若能凭我廖廖之语作佳文,去,也足可为一时轶事了。”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