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425(1/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你要去想的是天百姓,是心理!你若为了小事偏离大义,我以后实在难再见你了!”

    王守仁慨地说:“连我自己也只是愿意格,穷致天理,却不想世兄对我这样有信心。世兄放心,我只是要待祝希哲京来后劝他与他那些才朋友为世兄写稿,断不会走偏路,辜负世兄期待。”

    如今他已中了举,又回到京中,再无闲事萦怀,也是该塌心,追随朱之说,穷究理了。

    作者有话要说: 诗是李东的《送仲维馨院使还淮南》

    第252章

    王守仁要回家读书, 崔燮以为得有半年见不着他了, 却不想没过多久,他就跟着父亲一现在了翰林院。

    王状元领着儿介绍给上司、同僚, 带着满满的怜之心说:“小犬明年要赴闱, 我怕他在家中胡学什么武艺、兵法, 只得带来官署,亲自看着他些个。”

    王守仁少年俊朗、文采焕然, 颇得大人们的好。翰林院两位掌院学士如今都迁了阁大学士, 代掌院事的侍读学士吴宽便主让他留来,就在原先翰林秀才读书的公舍里复习。

    以他的份, 不能与庶吉士们同学, 所以没个正经先生教他, 平常也就是自己在舍里读读书,偶尔有哪位官人愿意指,就过来指他几句。

    崔燮是从来不敢给他讲什么的,怕误了他开创心学, 倒依他所求到中秘库给他借了几回书, 都是考亭学派——也就是朱熹和他弟们写的书。

    王守仁就在翰林院遍观考亭学派著作, 千帆过尽,还是回到了《朱语录》。

    他在余姚随娄谅学“格致之”,却一直未能从所见中格什么理来,因此以为自己格的方法不对。这回恰正在语录中见着有问“修之术何先”的,朱答的是:“所存既非一能专,则所格亦非一端而尽。如曰一格而万理通, 虽颜亦未至此。但当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有个贯通。’”

    之前他读到此只是泛泛而过,没细究这句话,如今重读,倒有些动他的心思。

    《大学章句》中就有“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之表里无不到,而吾心之全大用无不明矣。此谓格,此谓知之至也。”

    可见朱讲格,便是要人一地格,一知一知地致,只要用力格,终究会得一样天理。穷尽天,自然也就能穷天之理,贯通圣人之

    他对着这句话思良久,便动了格之心,扔书本跑到了官署后一小片竹林里。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