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479(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别人都在想着画师,独李兆先想着自己的师兄,问那伙计:“崔大人呢?评审文章的老师们可都来了么?”

    李兆先自信地整了整衣服,起走向院外人群。落后的几位才看着他踏大门,都颇羡慕他的洒脱,只是不能像他那样不假思索地离开。

    且不提成化二十三年的五位经魁与弘治九年的状元王守仁,就连郭镛、汤宁两位会试名次略低的,也是京里人追捧多年的“迁安六才”。这两位前辈若亮名号来,想求他们续写锦衣卫的,恐怕得比属意他们这些写《少年锦衣卫》《每日农经》之人的还多!

    快到晚饭时,崔燮便引着特地来看评会的师们从侧门园。

    不过……论起诗词文章来,还是他的好。

    李兆先笑:“诸位兄、贤弟都是在《每日农经》和《少年锦衣卫》上留名的才,自然怕人认来,我却不是。我今日是一次写这稿,没人知,逛逛也不妨,说不定还能遇上评文章的前辈才俊,提前结一番。”

    锦衣卫的原作者都是匿名写稿,还故意遮掩了文章风格,一看去都是茶陵与台阁相混,毫无个人风格,也不知其名字背后是什么人。但几位评审都是前科士,无论份、资历、人望都值得结,若能借这机会结识了,也是一桩事。

    众人拿定了主意,纷纷要去。连祝枝山这个特征最明显的都换了大袖袍,揣着镜,毅然踏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游园会。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他们其实并没被惊到,惊的其实是几位微服私行,来看新才们作品的第一代作者。

    唐伯虎这一走,剩的人也坐不住了,都想提前听听观者对他们新作的评价。反正这里多是百姓,没几个认得他们;便有认得的,总不会连名带姓地叫他们,故意引人围观他们吧?

    真该见见居安斋那位、或者那群佚名画师。

    他本想叫众人直接到安静的偏院里休息,看看新作,吃吃番薯、心,等评大会开始,排队的人少了再去看土电影。可这群前辈才们也和后辈一样闲不住,非要先逛园,看看闹。崔燮不过老师,只得带着他们混人群里,小心翼翼、提心吊胆地排队。

    再退一步说,就是真被人认他们是写《每日农经》《少年锦衣卫》的才,这些人也不知他们换了笔名写锦衣卫啊!

    杨廷和的儿尚在稚龄,没带来,也不怕他偷跑到这会场里,最是潇洒的一个。谢迁、梁储、张璞等人也都千叮万嘱地叫儿在家读书,不大用担心家人撞见。李东与王华却都有

    那伙计:“崔大人与王大人都在招待‘老师’,崔大人说今天来的前辈先生多,他们得陪侍着。他临行时还命小人们照看好诸位大人,要吃菜喝酒只吩咐,也有好的酒菜,只是请大人们白天吃些酒也就罢了,晚上评文章时不可多吃。”

    李兆先是阁老之,那生早在家里就都吃过一遍了,此时倒不想吃东西,只想去外转转,见见崔燮请的评委。他便跟众人打了个招呼,要先离席,几人都:“和衷兄劝咱们在这儿待着,不然怕叫外人认咱们是写过连环画稿的,容易。”

    众人相对着沉默了一会儿,唐寅忽然也站起来,拱拱手:“伯虎也去看看,诸位少坐,我看过一圈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