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16(1/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的,引经据典,孔孟荀,八经义,谁怕谁!

    外边,燕王打着靖难清君侧的名义兴兵造反,里边,太--祖派和周礼派官员见面就掐架,胳膊挽袖,大有不共天之势。

    忧外患之,建文帝见天的疼。他真不明白,太-祖皇帝动不动就举刀砍人,朝中大臣却个个的老实,说话都不敢大--气,办事效率更是节节。许多事不用说就能办得妥妥当当,一个月里加班三十天还不要加班费,何等的大公无私为国奉献。

    结果到了自己继位,不再轻易杀人,还提了读书人的地位,朝中这些官员反倒个个的不用了。遇到大事全都装鹌鹑,为一些细枝末节反倒要争短。不过是改几个衙门名字,更定分官制,就像要杀其全家毁其宗祠一般,这叫什么事?

    朝中两派官员闹得乌烟瘴气,嘴仗打不结果,大有群殴的架势。北边的战事一直不利,始终没有好消息,朱棣反倒是蹦跶得越来越。建文帝的脸上时常云密布,极少放晴,若再听闻李景隆把五十万大军和上百万担的粮都送给了燕王,怕是不杀人也要杀人了。

    黄澄不通军事,却了解皇帝。

    所以,他敢冒着欺君的风险派人给李景隆送信,千叮万嘱不要把实际战况奏报京城。同时派人盯着通政使司,严防北边来的战报。自己连日求见皇帝,力求在皇帝问起战事况时能把事圆过去。

    总结一法,就一个字:瞒。

    瞒住大军战败的消息,保住李景隆的统帅位置,也同时保住自己。

    输了这次不要,可以继续调派大军,只要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皇帝必定不会追究。

    黄澄想得很好,齐泰偏偏不让他如愿。

    不但屡次在建文帝跟前提起北平的战局,对李景隆至今未能拿北平颇多疑虑,还向皇帝言,虽无奏报,却早有传言,朝廷大军作战不利,已被燕军打败,丢失了河北辽东的大片土地。李景隆也跑了德州,明显是战败溃逃。

    “臣听闻,曹国公大战之前临阵脱逃,以致大败。请陛令明察,若传言属实,必治其重罪,以儆效尤!”

    听到齐泰这番话,黄澄暗,来了,到底还是来了!

    建文帝面现疑惑,“果真如此?”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