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751(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了院,让观棋和不语等人守在门,齐伯昆才问:“说吧,你想让祖父怎么?”

    齐慕远:“刚才州派人送来捷报,早稻亩产七石,吴尚书带到州的御卫一路报喜去了。”

    “再说,什么叫‘杜锦宁什么奖赏都不要’?杜锦宁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好不容易考上了官,难不是一切为大宋效力,哪里更需要他就往哪里去吗?”齐伯昆质问

    齐伯昆倒不是质疑齐慕远,只是对这个数字不敢置信而已。

    “……”

    齐伯昆叮嘱了几句,便跟齐慕远一起走了吏,上了车,问:“可是杜锦宁那里来消息了?”

    说到这里,他转看着齐慕远,重重地叹了一气,十分遗憾地:“小远啊,你怎么就不是个女儿家呢?你要是女儿家,我把你嫁给杜锦宁,那该有多好。”

    “七石?”齐伯昆很是震惊,“你没听错,真是七石?”

    “粮产量固然重要,这关乎民生大事。但现在一亩稻田已年产十四石稻谷了,足足是以前的七倍,这基本能解决大宋的粮问题了。只要这几年风调雨顺,让朝堂多备些储备粮,往后只要不是连年灾荒或是战争,大宋的百姓都不怕被饿死了。”

    丹书铁券这东西,不是赵晤私里直接赏给杜锦宁就完事的。它必须在朝堂上经过大臣们商议、取得大多数人的赞同后,方可写诏书,赏赐于杜锦宁,还要将此事记载在史书及皇帝起居注里。否则即便杜锦宁拿到手里,也不被大臣们所承认,反而会被怀疑她私里偷窃丹书铁券。

    “杜锦宁什么奖赏都不要,她只想在丹书铁券。”齐慕远

    齐慕远:“真是七石。皇上定然会召您商议此事的,不信一会儿您问问就知了。”

    “大人您去吧,事我们都知,照您吩咐去办就是了。”吏的同僚也十分善解人意。

    齐慕远被祖父这天大的脑雷得半晌说不话来。

    齐慕远这院比较僻静,想要谈话不为人所知,自然还是他这里好。齐慕远宁愿拉着祖父乘车从吏回来耽搁些时间,也不愿意在那里说,就是担心他说的话怕人听见。

    “了不起啊,杜锦宁真是了不起。”他拍着扶手叹,“他当初说去研究稻,皇上跟我都不抱太大希望的。毕竟工一直有人在这个事,却从来没有什么展。杜锦宁年纪小小,虽过目不忘又博闻志,那也仅是会读书而已,于农事研究本无济于事。可没想到,他竟然真把这事给成了,而且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其实赵晤写的那个手谕的质也差不多。所以齐慕远才希望趁着杜锦宁立大功,能把赵晤私里写的手谕换成丹书铁券,否则效果如何还真不确定,尤其是赵晤不能完全掌权的

    车很快在齐府门,祖孙两人了门,直奔齐慕远的院

    齐伯昆的眉皱了起来:“小远,你也知前段时间发生的事。世家的手伸得很,现在皇上事都十分小心,尽量不与世家发生冲突。你们要丹书铁券,不是让皇上为难吗?”

    “而现在朝堂上,皇上跟世家的矛盾尖锐,正是用人的时候。皇上跟我都希望杜锦宁能回到京城来,为皇上谋划策,一起推商业

的稻谷收割的日了,齐伯昆便猜到了齐慕远的来意。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