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2(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刘大银又找了十几家,收了二十多只烧,加上第一次收的九只烧,一共是三十五只烧

    这里的风俗,是过年的时候要上供一只大红公。李常有去年喂了十多只公,就想着过年的时候卖个好价钱。

    李常有夫妻倒是没觉得不好,刘大银家就在这里,还怕她不给钱。

    老人见人就抱怨,刘大银是个好听闲话的,老人跟她都抱怨好几次了。

    别看李常有岁数大了,动作快准狠,圈没一会儿,就把九只大公来了。

    李常有问:“三顺家的,你那老亲是什么的,嘛要这么多的公?”

:“什么事?”

    刘大银早就料到会有人这样问,她也早就想好了答案:“这个我也不知啊,人家光说要公,没说有什么用。”

    李三顺和李留,一刻也不得闲。

    白斤算,一般六七钱一斤,过年买一只红公,撑死也就两块钱。

    没想到去年卖公的太多了,价钱压得很低,李常有夫妻只卖了两只公,现在家里还有九只去年的大公呢。

    刘大银白了丈夫一:“你呀,就是不开窍。我没跟你说嘛,在火车上遇到三个人,一开就要把咱们带的六只烧包圆。我多带几只,在火车上碰碰运气,说不定还有人买呢?”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刘大银把公背回家,给儿上又去了一家收公

    刘大银继续:“一只我给两块七钱,您看怎么样?”

    刘大银有些不好意思:“常有叔,常有婶,我话还没说完,这钱得等两天才能给。我那亲戚是见到才给钱呢。”

    时间不早了,两个孩都困了,刘

    刘大银在外面借过公,全自己带来的大编织袋。

    买可不是越大越好,人们最喜的就是二斤多沉的,太大了反而不好卖了。

    刘大银:“呸,你就不会说好啊。你说的我能没想到嘛,从省城回来的路上我就想好了,让儿买的都是站票,到时候我们本就不在一个车厢。”

    李三顺有些忧心:“你上次那是瞎猫碰到死耗,这次你背着这么多烧,要是在火车上被抓住怎么办?万一警察把咱们的烧都给收缴了,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去。”

    李常有还想问什么,他媳妇在面拉了他一把:“你这么多话什么,还不赶去给三顺家抓。”

    好门闩,李常有和老伴唠叨:“这里三顺亲戚家里要这么多只公,不知嘛用?”

    李三顺不解:“不是说要二十五只烧吗?你收这么多嘛,剩的咱们送到哪里去?”

    刘大银笑着:“我和留不是带着开林去省城检查嘛,碰见了一个老亲,他托我在家里买几只公。我记得您家里就有好几只去年的公,想跟您买几只。”

    他老伴:“嘛用呢,只要不少咱们的钱,哪怕他买了是为了上天呢。”

    加上今年又喂了好几只公,光是,就让两个老人苦不堪言。

    老夫妻两个摆手:“我们不急着用钱,你什么时候有空闲送过来就好了。”

    把袋,把编织袋往背上一背:“常有叔,常有婶,等几天我就把钱给你们送来。”

    “儿带着给省城钱大夫的二十五只烧,我带着多来的烧找人卖,即使被抓,儿也能把烧送到省城,咱们也赔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