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25(1/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主人在壶即将烧开的时候,在铜壶旁边扔了一把栗,逐渐的,空气中飘烤栗的香味儿,主人见状,又将早就准备好的炒锅搬来,在烧开后,揭开铁疙瘩上的一个盖,架锅,放油,炒菜,一气呵成。

    很快街上就传来饭菜的香味儿。

    这众人算是看明白铁疙瘩的好了,瞬间一拥而上,想和老板谈一笔生意。

    衙门园里,宁亲王老爷也围着铁疙瘩和魏老爷聚在一起烤馒片儿,两人叽叽喳喳看起来闹的很。

    锦绣扶着夫人坐在凉亭里瞧着:“本来是想拿来给咱孩儿零钱的,没想到先成了老爷的玩了。”

    没错,被两个老爷当玩围在中间的东西正是火炉。

    前日周文写信来说,北边儿即将冬季,他只要想想冬天那个能冻掉耳朵的场景就觉得心酸。

    尤其是到了北边儿后,周文才明白为啥以前元家冬日里主人家的房间用的都是银霜炭。

    除了贵,和其他炭没啥两样。

    但现在,周文知他错了。

    银霜炭真好,在买不到银霜炭的日里,周文每每回想起来就是一把辛酸泪。

    冬日早上起来,炭盆的炭火早已熄灭,而他和夫人鼻孔都是一团黑乎乎的东西,简直有辱斯文!

    不仅周文觉得有辱斯文,他夫人珑玉县主更是受不了自己那个邋遢样

    锦绣可以想象,不是多的男男女女,一到冬日,房间烧上会冒黑烟的炭盆,人上一晚,早上鼻孔都是黑灰的样

    确实让人不太能接受。

    于是锦绣想到了这个东西——火炉。

    将炉放置于屋,一截儿炉筒接到屋外,是冬日里取,烧的不二选择,人少的时候,饭炒菜也可。

    锦绣记得资料上记载,这东西在后世很多没有天然气和气的农村应用的十分普遍。

    说一句冬日救命神也不为过。

    当然最主要的是能有效地减轻一氧化碳中毒,冬日里百姓为了取,将屋想方设法包裹的严严实实,不让一丝风,屋空气不通,加上一个拼命冒烟的炭盆,白天还好,有人走动。

    到了夜里,万籁俱寂,有人就在不知不觉中没了命。

    而火炉相对来说就安全很多。

    虽然说于环保不利,但照目前天的人数来说,不到后世的千分之一,且没有工业革命,一切都是纯手工制作的前提,想造成后世那个污染现象,光靠冬日里烧炉,没个几百年怕是不成的。

    锦绣将图纸画来后,第一时间让人给周文送去,北边儿比明安府更早冬,他不心疼周文,还心疼大侄呢。

    这都是看在大侄面上才照顾周文这个当爹的,别人都是沾了锦绣大侄的光。

    当然这话也不是锦绣自己说的,是元老爷这个当爹的说的,元老爷对此十分不满:“你要早有这个想法,你早说呀,你爹炭盆用了大半辈,那糟心就别提了。

    你不心疼你爹我,连你自己都不心疼吗?合着你小时候冬日夜里你爹我为了烧炭的事儿给你小了多少心啊!结果你倒好?现在才想起来拿来!”

    这话锦绣想反驳一都不行,谁让他之前嘴快,说这是小时候突然的灵,今儿又想起来了。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