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71(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还有人指着地上血模糊的尸首,“县丞畏罪自杀啦,不能因为他撞碑死了,就这么草草完事啦。你若是不收回协定,我们去积利州都督府,乃至渡海去青州平卢节度府告发你。”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可人家没有一丝的惶恐,泰然自若摇着扇,“你才是栽赃陷害呢,本人清心寡,乃是赵州和尚的俗家弟,啥时候接近过女?”他指着扇面上的字,赫然写着“吃茶去”,“把知足之足认来,不去胡思想,才能常足。这是生活禅的开始,也是正宗的茶之始。”

    海边的青堆是这方圆百里最大的港,它的西面临近杏浦,东边是橐驼湾,再往东去是乌骨江(瑷河),而对面的海中孤岛是唐与渤海国路来往的必经之地,石人汪(石城岛)。

    说话的是个穿官服的男人,从官服的样式上看应该是此地的县尉。他的额上渗满了大颗大颗的汗珠,不知是急的,还是赶来给累的?“哗啦”,他抖开随手不离的纸扇,呼哒呼哒地扇起来,那扇面上题着三个大大的黑字。

    集镇不大,谈不上繁华,却对于渡海旅客来说,解决衣住行是绰绰有余啦。从镇向南去,是一条通畅笔直的大,一直把你引到码上。

    县令憋红了脸,还在极力狡辩着,“你血人!明明不是我的,非要栽赃陷害呀,哪个收了黑钱啦?不是你引荐的渤海国人吗?是县丞办事不利,这么大的娄。”

    “是呀,那些家伙跑来霸占滩涂和岛,蛮横不讲理,不允许我们私自贩卖捕来的海鲜,只能以低价卖给他们,如此去还让人活不活啦?”

    百姓们群激昂,纷纷指责着官府的不法行为。县令理亏心虚面,“乡亲们,大家不要冲动嘛。你们说的事全是县丞一手经办的,细我全然不知啊。只晓得渤海国人来我们青堆,提包购土,初衷是好的。而且来的可不是一般的人,是渤海国仁尚书,他此次专程前来就是为了收购海货的事,还得到了渤海国大王大玄锡的首肯,没有哪一方吃亏上当,哪一方借机发财,是双赢!你们以为我的是小事,是坏事啊?恰恰相反,我是了件功在千秋、造福海岛的大好事嘞,县尉也是同意的呀。改是改不了啦,协议已经达成了,泼怎么能收呢?”

    “县尉说的对,你和县丞狼狈为,把我们的土收购权卖给了渤海国人,他故意压低价格,不顾我们的死活,不天气有多恶劣,着大家海打捞,都害死多少渔民啦?县令,都是你同意的,你得负责!”

    对于县尉在大广众之的揭发,县令真得恼羞成怒了,他叉起腰耍起泼来,“你好!你是圣人,总是装貌岸然的样,其实背地里龌龊的很。哼,你就没有见财起意、没有欺凌弱小、没有损人利己过?”他的脑在快速地收索着,本打算罗列对方的罪过,可挖空了心思一无所获,“有啦,你个心大萝卜,勾引县丞的小妾,那个句丽的女人,男盗女娼令人不齿。你竭力将县丞的罪过嫁祸到本县令的上,既能讨好死鬼的姘吧,又要整垮我呀,一箭双雕啊。”

    不知为何?此刻碑前围着黑压压的人群,又喊又叫,像是了什么大事。只听得人群中有人不留面地指责:“县丞是被你死的,平日里你叫明府,现在看来你不!竟然相信渤海国人的言巧语,把土的收购权卖给人家,你让渔民们以后怎么生活?让人欺压,给他们当吗?”

    “什么时候你听过我的话?你把责任推得倒是净,怎么改不了?不合理的法就要更正。这里还是不是大唐的地盘?”、通过铨试之科、吏注官的县尉向来瞧不起这墨敕斜封的县令,在一旁怪气地讥讽,“在乾封时你就鼠目寸光,刚愎自用,惹恼了节度使。结果以窝案之名,惩戒我们一人等贬至辽东,在这苦寒之地不得升迁。没想到你近来还添了新病,昧着良心收受贿赂啦,渤海国人给了你多少好啊?让你卖大唐和百姓的利益呀。”

    辽东之地自古以来乃华夏之属,周为箕之国,汉家玄菟郡耳,魏、晋以前,近在提封之,不可许以不臣。

    县尉不冷不地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都里镇、青泥浦、桃浦、杏浦、石人汪、橐驼湾,一直到乌骨江,哪没有你明府的黑手呢?帮着人家疯狂抢夺海岛,把辽东这一带的岛拱手送与渤海国人,助纣为,为虎作伥。然后低价收购土,反手价卖,从中牟取暴利,了异族,坑了同胞,断了大伙儿的生计,欺行霸市从中渔利。”

呢,大家的坐骑都哪里去啦?”

    就在路小坨上,竖立着一块石碑,,上书“青堆”三个大字,说是贞观年间太宗征东时所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