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14(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太殿一听就觉得姜若皎是关心她那好友,酸溜溜地:“不是说叔祖二话不说就家中的事了吗?总牵连不到你好友上去的。”

    一般藩王赵王这多生孩孙钱享乐的荒唐事。

    太殿听说赵王居然能截留儿孙的钱粮自己享受,顿时睁圆了

    姜若皎横他一

    确实有些太甜了。

    姜若皎笑着招呼:“表哥来得正好,我们正试着炒米,用来试试西南那边刚送来的新糖, 你一会也尝尝看好不好吃。”

    赵王真要是那穷凶极恶、不把人命放在里的权贵,卢应巡也不会傻到去

    今儿拿到西南送来的新糖, 姜若皎又想起了此事,便准备到小厨房试试看。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太殿听姜若皎喊表哥喊得自然无比, 心里酸溜溜的,再看卢应巡得一表人才, 心里就更不得劲了,直京城就是这个不好, 什么人都来了,还不如他们在西南时快活。

    他们要脸的。

    炒米用的是苞米粒,裹了今年刚送到京城来的新糖锅一炒, 苞米粒就噼里啪啦地爆开,瞧着就跟盛开的朵儿, 又好看又好吃。

    只是后来事太多, 也就把这事儿暂且放了。

    除了像开泰帝这样跑到边陲靠自己杀一条血路、把封地整个儿在自己手里的实权藩王之外,过得还算滋的就数赵王这位多多孙的异端了。

    要知先帝和废帝两朝对藩王都十分警惕,连给他们的钱粮都是有定额的,每个月只会照名牒上的人数送钱粮过去,多要一粒米都不会给。

    前不久中秋节开了宵禁,姜若皎和太殿逛了逛,看见路边有人卖炒麦粒,噼里啪啦爆得满街飘香, 她便也有了学着的想法。

    真要说清白无辜,赵王也算不上,不过他辈分,又十分合,真要治他罪也只能不痛不照失察之过责难几句。

    想想自己老爹以前虽然一年半载不回家一次,却也不至于在钱粮方面短缺了他们,太殿顿时就觉得有对比才有幸福。

    卢应巡也是了解过赵王的为人,才会冒那样的险。

    只不过这吃法他没尝过,瞧着倒是新鲜。

    姜若皎忙活完了,才想到在小厨房待客不太好,便叫人把炒米并着茶送到厅去,与卢应巡问起赵王那边的况来。

    卢应巡给姜若皎两人讲了讲赵王府的况。

    姜若皎两人很快把第二锅炒米捧上桌,他们分了不少给周围的侍尝鲜,余的便和卢应巡一同分享。

    卢应巡这才知姜若皎还有个嫁赵王府的好友。

    这若不是在东, 瞧着就是再寻常不过的小夫妻俩。

    卢应巡坐到桌边,拿起一颗泽鲜亮的炒米尝了尝。

    只不过对于卢应巡路上搞的大动静, 太殿还是颇为好奇的, 也邀他到旁边坐, 要是等不及的话可以先试试桌上那盘炒米

    姜若皎两人这两天已经知晓卢应巡是怎么在回来路上搅风搅雨的了,对这个能耐不小的表哥他们都好奇,闻言齐齐转看向门的卢应巡。

    要不怎么赵王能够历经四朝、逍遥自在?

    第二锅的糖少了,吃着少了几分甜腻多了几分香脆,倒是样很不错的新鲜零嘴。

    赵王此人没有野心,也不俗务,平日里只享乐。他儿孙多,从朝廷领的银钱也多,这些他都自己留着享用了,儿女全都早早打发去成家立业或者嫁人生

    真是让人大开界。

    太殿一听,也要来给她打手,看看苞米粒炒来的米是不是更香更好吃。

    原来多生儿女还有这样的用

    有人去通传说卢应巡到了。

    太殿不吭声了,抓起一把炒米咔呲咔呲地嚼起来。

    这几天他跟着钦使理清那堆烂账,赵王家那小儿还天天跑来探探脑、问个不停,围着他们一个劲地问:“查清楚没?只这么吗?会不会还藏着别的?可要快些还我们王府一个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