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57(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那嬷嬷解释说:“李家从前略有资财,举家投奔他方之后却是大不如前,日过得十分清苦,李大郎与唐氏的娶妻在即,却拿不彩礼,家里边也没钱置办婚事,便与另一有妹的人家换亲,那边儿把妹嫁给唐氏,唐家也把那姑娘嫁给那家儿……”

    白氏赞许颔首:“嬷嬷考虑的很周全。此去辛苦,我必然不会亏待于你。”

    白氏与王氏都是过家的,此时不禁听得咋,嬷嬷也有些惊叹,慨一句之后,又说:“唐氏肚也争气,门三年就给李大郎生了一儿一女,那姑娘是唐氏第三个孩,郡王妃一行人途径那驿馆时,她刚刚才生产完没两天,郡王妃发动之后,附近找不到产婆,也是她说自己曾帮人接生过,自告奋勇上去帮忙的。”

    稍稍停顿几瞬,又补充说:“婢心知此事关系到吴王血脉,不敢松懈,一路上偷打量李大郎与唐氏神,便见这二人眉宇间颇有不安,几次三番想去同那姑娘说话,只是婢怕事有意外,安排那姑娘与婢乘坐一辆车,又吩咐人看顾好了,他们这才未能如愿。”

    “婢发觉那妇人同宝珠小有些相像,心里边隐约便猜到了几分,没敢惊动他们,着人悄悄去打探那夫妻俩底细。”

    嬷嬷说的累了,略顿了顿,方才继续:“那妇人姓唐,年华老去尚且有三分颜,年轻时候更是十里八乡闻名的人儿,只是命不好,爹是个穷书生,染风寒之后匆匆去了,留她娘带着一儿一女过日。后来她哥哥要娶亲,家里没钱,就把她嫁给李家儿了。那时候李老还在驿馆里当驿丞,虽是不的小吏,咱们这样的人家看不上,但平百姓里也是在上的人了,李大郎是个瘸,相貌又不甚好,唐家要了整整一百二十两的彩礼,这才把女儿嫁过去。”

    多年前的一百二十两银,对于一个低阶小吏家来说,可真不算是少了。

    事听到这儿,事基本明朗起来,白氏心中疑惑消去大半,忖度着那姑娘八成是家骨,当正襟危坐,肃然:“那姑娘呢?你可请回来了?”

    原因无他,穷的人太多了。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是,这便是婢觉得蹊跷的地方了,”嬷嬷说:“本来那家人想换的是李家大姑娘,毕竟她要年两岁,能早些嫁过去,哪知唐氏说大姑娘不好,怕嫁过去有个什么恶了亲家,持要用小女儿换,要是怕李家毁约的话,他们可以早两年把小女儿送过去,就当是童养媳,对方碍不过去,到底是答应了。”

    嬷嬷应了声,后退几步往门外去,忽的想起什么来,又转回来,说:“还有一事须得告知二位郡王妃知晓。婢寻到李家人时,他们已经给那姑娘定了门亲事……”

    这原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世家大族因为如此会颠倒名位称呼,极少为之,在民间却极为风行。

    嬷嬷一听白氏用的是“请”字,便知这事儿八成是妥了,忙:“事关重大,婢不敢声张,持了郡王妃手令去县衙里边儿去安排几句,便趁夜将李家人带上,一路往淮州来,这会儿人已经被收府里,着人仔细盯着了。”

    白氏听得眉锁,王氏亦是皱眉:“唐氏不是生了三个孩吗?我记着那姑娘前边,仿佛还有个女孩儿?”

    白氏与王氏听她说“杏桃腮”四个字,眉便不约而同的了一,却没声,只继续凝神静听。

    这显然是怕那夫妻俩发现事,狗急墙,临了了再生什么风波来。

    白氏吃了一惊:“她不是与宝珠同岁吗,怎么这么早便定了亲事?”

见着了那姑娘爹娘,其父相貌不甚挑,且上有疾,其母倒是个人胚,杏桃腮,饶是风霜侵染上了岁数,也仍有几分颜。”

    王氏则:“既是已经将人带回来了,便领来叫我们俩瞧瞧,也看看那姑娘模样是不是同你说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