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26(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把纂风镇送了我,那四大姓怎么办?苗家怎么办?”

    农人所用的农,乃至每家每都必有的几大铁锅,在倭人里那就是宝贝。一个村几十上百,每家每都有铁质的农和铁锅,换算成铁又是多少?

    倭人在这局势,很难占据全然的优势,很多时候倭国的浪人在这里都是一附属状态,被人雇佣为海盗,为各方势力效力。反正这三不的混之地,是哪个国家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效忠谁。

    如此到渠成、机缘巧合,那么接来就方便了。

    见薄讶然之,他解释:“正确的应该说是铁。倭国的铁矿资源贫瘠,他们要打仗必须要有生铁铸造武,可他们本国并没有足够他们用的铁。”

    苗双城心中微叹,又被这人再一次扼住了上风,不过说到现在,他也不想挣扎了,本就是他们苗家有‘求’于人。

    “纂风镇可是四大姓立足之本,苗家主真舍得?且未免说得太轻而易举,如今纂风镇也不是苗家的。”

    其实一开始纂风镇是不跟倭人合作的,他们一开始只是想找个地方能海打渔,后来渐渐的了解的多了,也是一次机缘巧合给了他们机会,他们才开始走私的生意。

    他们是海盗,在海盗中颇有势力,自然不惧海盗沿途劫船。

    苗双城笑了笑:“纂风镇如何?”

    苗双城看向窗外,中光影闪烁,到最后只剩了淡淡的惆怅。

    “此地由苗家第一代家主所建,初衷只是为了自己族人和当地百姓能有饱饭吃,只是这些年来早已变质了,外表一片光鲜,实则里面生满了虫蚁,所有人都变了,大厦将倾之际,我不过是在给族人找一条生路。”

    薄山听苗双城连着说了两次这句话,不免留了心。

    很显然薄山又在科打诨、混淆视听,可苗双城跟他谈这么久,又曾经对他过十分细致的研究,自然知他是什么意思,其实他也是故意只说了‘纂风镇’三个字。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所以才会和薄团说合作。”

    “其实这件事也不是什么大秘密,大晋几次禁海,其实与这件事多多少少都有关系,朝廷不允许将铁石铁制品给倭国,所以倭人只能靠抢,如果你有留意过,应该就能知,这些倭寇上岸抢掠大晋沿海地区,几乎是生冷不忌,地主大们他们抢,但他们更喜抢那些村庄小镇,因为当地百姓可以给他们提供充足的铁制品。”

    因为光抢还不够,而且来抢的倭人也不都同属一个势力,他们需要一个期稳定的合作对象,帮他们到他们在大晋想要到的东西。

让苗双城正视他的资本——民兵团。

    与之换,他们可以帮纂风镇的人走私货去,甚至岛津就可以用不菲的价钱购纂风镇的货,然后自己运去六横岛贩卖。

    岛津其人即是海盗,又是倭国某将军的手,倭国战不止,打仗打得不光是人,也是银和各资,倭国弹之地,资源贫瘠,没有资没有兵自然要去抢。

    当然从中他肯定要赚上一些,但谁生意不赚钱呢?

    专门负责保卫地方,抗击倭寇的民兵团。

    “若是此事能成,即使纂风镇送给薄团又如何?”

    薄山在椅上换了个姿势,:“我还是不能理解苗家主为何如此‘舍得’。”

    薄山摸了摸:“苗家主的想法不错,只是这件事和苗家有什么关系?”

    “铁锅。”苗双城苦笑。

    最起初他们是自己用船,把货运到六横岛去贩卖,后来海盗越来越多,他们去六横岛越来越艰难,中间倒也跟海盗打过几场,输多赢少,渐渐就不再敢冒风险。

    孟家结识岛津义藏是意外,也是对方故意为之。

    “当然有关系,若是苗家送薄团一件大功?”

    这一次,苗双城的说法和他快的态度,是真让薄山有些吃惊了。

    这期间经历过很一段时间,中间纂风镇几度颓败之势,可见识过好日的四大姓,又怎会让日回到以前不果腹的时候,他们挖空心思想找生路,却没想到给自己找了个祸端。

    他们不光侵略了与他们临近的几个小国,还期抢掠大晋沿海边境,在倭人们嘴里,还是大晋最为富饶,他们随便在大晋抢一,就抵得上他们抢那些小国一个城。

    经过苗双城简单述说,薄山总算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什么大功?”其实薄山心里已经有了猜测。

    “他们想要大晋的什么东西?”

    可东南海上的势力太过混,这里不光有各路海商,有在各国待不去只能在海上讨生活的海盗,还有海洋另一端来的红夷人。而大晋的海商也不全然是手无缚之力,他们虽也有争斗,但同时他们也有船大炮。

    岛津义藏就是考虑才会故意结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