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49(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呼延,你看。”朱瞻基把一张纸递给他,一看就知是从里面誊抄来的。

    大明的姑娘,十五及笄,便开始张罗着定亲,十六以后,就可以陆续嫁人了。若是到了二十岁还嫁不去,那就成了“老姑娘”,再想挑好人家,几乎不可能了。

    “孤只跟你一人说……我猜,皇祖父要找的人已经找到了。有人来回,说昨晚半夜胡滢匆匆,皇祖父竟然也接见了他,两人密谈良久,今早皇祖父就了这样的旨意。”

    这样的人皇帝,难对大明、对百姓,不是更好吗?只听朱瞻基又说到:

    “应天府还有两位使臣,等着次三宝太监西洋的时候,再跟船回去,这一停止,他们岂不是永远回不了自己国家了?”

    “雪灾影响的不仅是当年,连次年天的播也会受到影响,唯一的好就是明年病虫害会减少。若是借粮,明年要还粮、赋税,百姓剩的粮,肯定不能养活自己。

    “不是变老,是变得可以嫁人了。”呼延锦笑得的。

    上面写着:召回三宝太监的船队,召回胡滢等派去执行皇上秘密任务的大臣,吏另行安排。

    “那我是不是就变老了?”

候漕河也断了,只能坐车,确实辛苦。等明年漕河通航了,再让他们坐船来。那时……你就该满十六了吧?你是三月里的生辰,我记得。”

    朱瞻基一听是这事,哈哈大笑:“我当是什么,也对,这件事你负责的,你上心是应该的。他们回不去,就给他们封个侯,领朝廷俸禄,将来归了西,以侯爷之礼相待,大明也就算仁至义尽了。”

    “殿,这……”

    “今年不仅冬天冷得早,南方一些地方也发生了雪灾。今日早朝,有人提,官粮缺,要用借粮给百姓,代替拨粮赈灾。你怎么看?”

    呼延锦见朱瞻基用神鼓励着他,便解释

    “这就有些不好办了……”

    “微臣以为,不可。”

    不过续弦填房的喜这些年纪稍大些的,懂事,嫁过去就可以替家里事。

    早饭过后,呼延锦匆匆去了太府。

    朱瞻基疑惑:“为什么不好办?”

    父亲他们在正月前就会到京师,因为正月里,新年要休沐近二十日,正是他们联络故人的好时机。父亲不住这里还好,住过来肯定是飞狗的。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说得好!你的说法,与尚书方仕政如一辙。皇祖父采纳了方尚书的意见,还将建议借粮的大臣狠狠骂了一顿。”

    呼延锦也笑了。朱瞻基事很果断,又有一于常人的容人之量,很多事到了他的手上,不但理灵活,还总能让人心服服。

    但他们会忘了,是借来的粮养活了今年冬天的自己,而会把活不去的原因,都归咎在朝廷的重税之上,朝廷又何其冤枉?故臣以为,借粮只会获得双倍的民怨,万万不可。”

    呼延锦轻轻叹了气:一定是父八字不合。

    明年,应该是个多事之秋,呼延锦心里隐隐有些不安,这不安,令他想快些把荞娶回来,就像现在这样,每天醒来就可以看见她……

    呼延锦心知肚明,这是胡滢告知朱棣,朱允炆已经找到了,但他已病膏肓,又说那样的话,朱棣也就放了这桩堵在心的最大障碍。他又想起了另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