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应顺着这串音符弹奏,又改掉了连君安净利落的和弦,乐曲
现了迟缓的转变。
连君安离开钢琴,并没有走远,站在旁边好整以暇的看钟应怎么收场。
钟应一句话, 引得众人神诧异。
“你一个弹琵琶的, 懂什么钢琴?”
“这不是你的曲。”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厉劲秋还没说话,钟应却动了。
他说:“在转调的时候,她产生了犹豫,因为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迷茫。她有着一个清晰的目标,但那个目标,不是她心里真实的渴望。”
他将连君安那段震撼的急行快板,放得极慢,“可能是她的手指不够有力,或者边弹边走神,思考起别的事。”
“我不懂钢琴。”钟应俯视他, 认真回答,“但我懂得音乐。”
它太了,
得和钟应的作曲恰如其分。
因为创作这首乐曲的人,比任何的演奏者,都要明白“希望”的意义,并且赋予了这份希望,更加单纯天真的期盼与隐忍。
他顾不得师父平日严肃的叮嘱,遵从心的走上舞台,站在距离钢琴一步之遥,声音清晰又
定。
第22章
弹奏钢琴都比连君安弹得好,又实在是舍不得刚才那段即兴演奏。
钟应不想和他无谓争论, 抬手往旁示意,“请让让。”
里面的愁绪如同汪洋大海,而他是透过圆形窗,
中窥豹的听众。
“创作这首曲的人,没法弹奏如此快的急行。”
他全的心神, 都在刚才的乐曲上。
钢琴家瞪大睛, 不敢相信钟应的行为, 在他
中,这人是个琵琶演奏者,居然叫他让?
逝者的凄凉与生者的希望,都凝练在了短小的即兴之中,还藏着他暂时没有领会到的意。
“你想弹钢琴?”连君安声音鄙夷,“这可不是你的木乐
, 随便拨
几
就能成曲。”
钟应非常确定。
“这不是你能够即兴创作的乐曲,而且你的弹奏技巧, 严重的抹消了它原本的意味。”
钢琴传来温婉缓慢的旋律,比起连君安炫技的急行快板,确实顺耳了许多。
如果可以,他甚至想邀请这位作曲人或者钢琴家,加《同舟共济》的演奏。
钟应喜那样的调
,更喜
旋律里隐约透
的乐思。
果然,好不容易凭借即兴演奏扳回一局的连君安,顿时大怒。
这是一独特的
觉,就像钟应第一次听到《
山》《
》,第一次听到《
上曲》,又或是第一次听到老旧录音机传
来的《景星》。
连君安闻言,挑眉嗤笑:“我不知
你在说什么。”
当连君安弹奏它的第一个音, 整个旋律就扎
了钟应的心里。
即使他们认为,连君安的不上他
超的技巧, 也不会如此直白!
钟应的每一句话,都伴随着他指尖传的乐曲。
钢琴家的挑衅, 没有勾起钟应半分怒火。
在场的都是听过名曲、熟知新乐的乐评人,连君安更是前途无量的新晋音乐家。
可钟应不介意他在旁边挡光,手指落于琴键,毫不犹豫的弹了声音。
厉劲秋站在舞台,看着专注于琴键的钟应,听到改变后的乐曲,惊叹于钟应
锐的
悟能力。
钟应能够受到连君安技巧与曲
的割裂,“它不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