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61(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乐景:“是西南联大。”

    乐景以为然,“是啊,汉化简化必须充分结合古代历史和字形,忽略了字形和字义的简化字,人民群众也不会买账。”

    “現在我的好多同事走了误区,简化汉字时一味追求简洁,反倒显得不不类,就像你说的那个歺字,这是歹的通假字,和餐又有什么关系?”

    方同志这番话也用了一小心,不动声的向吴松孺科普介绍了一黎望旌的优势。吴松孺教授作为国学大师,黎望旌如果能得到他的青,他这辈都受用不尽。也是黎望旌这个人对了他的胃,要是换了旁人,他才不会多这个嘴。

    方同志也附和:“对,小黎同志也是国中文系,又在哥大修了东亚历史,中西合璧之,你的想法也许会给我们的汉字简化工作带来启发。”

    他连忙急翻动了一原主的记忆,还真从记忆的旮旯角里找到了有关吴教授的零星回忆。

    “侥幸上过您几次课,只可惜我才疏学浅,没能通过您的堂考试。”乐景低羞忏状。

300个简字。同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公布了《第一批简字表》,打算推行324个简字,只是可惜后续因为战,未能照原计划推行。

    ……这件事因为太丢人了,被原主压在了记忆,乐景要是不仔细找都找不到这段黑历史。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汉字简化工作重新被提上了议程,并为此专门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协会,邀请了全中国最权威的汉语言大师编写新中国第一批简字,吴松孺教授就是其中的一员。

    吴松孺笑眯眯的,仿佛不经意间问:“你本科就读的是哪所学校?”

    “我觉得有些字简化太过了。”乐景就实话实说:“就比如这个餐,写成歺,固然简洁了,却失去了,也失去了这个汉字本的形意。汉字毕竟是象形文字。”

    乐景迟疑了一,吴松孺立刻摆了摆手,鼓励:“有什么建议你就尽提,不必有什么心理包袱。一号首早就指示了我们,必须要充分考虑采纳来自社会各界的意见,一切从实际发,在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也不能割裂历史。”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吴松孺兴致:“你觉得我简化的字怎么样?”

    乐景望着挂在吴教授客厅墙上的一幅幅汉字,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不同的写法,比如“閻,阎,闫”、“菑,災,灾”、“凰,皇”、“餐,喰,歺”等等,其中有很多汉字的简化版本并没有传后世,应该是被淘汰了。

    吴松孺睛一亮,看着乐景目光越发满意,他激动的说:“就是这么个理!我们简化汉字的原则就是尽量在古籍里寻找古代就有的简化,大多数简字都从古有之,就比如这个時間的‘時’,简写成了时,这个时也并不是我们一拍脑袋就创造的,是收录在汉代史游《急就章》里的古字,明清一些大家也有广泛使用“时”字,时,寸日,用尺丈量太光,字形也符合我们对时间的定义。所以我们把它拿来,让它在新时代作为简去。”

    方同志惊喜:“原来黎望旌曾经是您的学生。”

    吴松孺这回倒是好说话了,他笑呵呵的摆摆手,:“没事,没事,是我当时的题太难了,不怪你。”

    西南联大大神云集,原主大小也算是个普通学霸,也是从小远近闻名的别人家的孩,但是在西南联大无数学神的衬托,生生被比成了学渣和废心,在班里就是个没啥存在的小透明。

    原主也选过吴教授的课不假。但是吴教授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很,开学没多久就急突击了一场小测,小测没及格的学生直接被吴教授退课理了,原主自然也是被退课中的一员。

    “原来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吴松孺恍然,笑容越发和蔼可亲,“建国前,我在西南联大教古代汉语,你似乎也选过我的课,怪不得我一见你就觉得面熟。”

    他睁着不知多久没好好睡觉熬成的兔,摇了摇:“汉字简化是一个大工程,稍有不慎影响的就是华夏千年文化传承,我这心里也是拿不定注意啊。”

    乐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