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7(2/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渤海国的贺正使看起来也有五十多岁了,他捋着白的胡恭敬地回答:“说老实话,观察使,官是奉郡王大玄锡的旨意,前来大唐送新年贺礼的。因为从登州上岸陆路不太平,就没带骏和药材,主要是珠宝玉,随从多了过于招摇,仅仅来了我们三个。而且此行的主要任务是送信,六年前大虔晃大王去世,皇孙大玄锡即位,新王虽年幼,却仁有礼,时时心系上朝的安危。大王想请求皇帝允许我渤海国兵,平剿匪以尽绵薄之力。本来是要遣皇叔大延广前来的,可皇叔最近遇到些琐碎的事,心郁闷,欠佳。”

    第二十八章 日暮乡关何是?陷绝地使人愁。

    但是他们的叫好声被楼的叫好声淹没了,原来是扮作祢衡的名角上台亮相,大家侧目去看,这位伶人气宇不凡,眉吊睛、鼻直阔、大耳有,他轻启皓齿字字如珠玑,真可谓大珠小珠玉盘,令人听得就是那么的舒坦。

    “黄鹤楼!在早就心驰神往啦。崔颢有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异族人能背诗诵,博得在座众人齐声叫好。

    “草寇吗?不是南来的王仙芝,还是北窜的黄巢,都是弩之末苟延残而已。其余的些小杂碎均是鼠窃狗盗,更不值得一提,让他们嚣张几天,老夫但得一手,就叫他们灰飞烟灭。”他让客人往邻桌看,那里坐着洪州来的中年人,“这位是洪州的蔡将军,就是他带领援军及时赶来,与老夫合力击败了草寇,就在西山江面上打得贼兵哭爹喊娘,抱鼠窜。”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特使过奖啦!哈哈哈,老夫经营鄂州多年,不说是鞠躬尽瘁吧,也是殚智竭力了。”对渤海国人的评价,老官人很是受用,“特使,本来是要在黄鹤楼宴请你的,那里邻近大江,视野开阔无遮无挡,波澜壮阔一览无遗,可惜今年上武昌城被贼人王仙芝攻,烧杀抢掠坏事绝了,是老夫率领武昌军将其击溃,迫其向宋州逃跑了。黄鹤楼也未能幸免,它正在修缮,不巧,不巧啊。”

    边伺立的小伙回禀:“观察使,他叫杜洪,鼓敲得也漂亮。”

    “是呀,伙皆,什么事儿都得跟对人,跟狼吃,跟狗吃屎

 “三姓家的手能好到哪儿去?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同伴认为张辽本该如此,“曹大哥,暂息雷霆之怒,祢衡就要场啦,听的人说,扮祢衡的角儿在鄂州一带蛮有名气的。”至此,一楼的激扬品评哑然而止,大家都在等着主角场。

    观察使为贵客斟满酒,不解地笑着问他,“特使,你此次朝来的人可不多呀?就你们三个人忙得过来吗?”

    “哈哈,真是仁义贤达的君主啊,兵相助倒是不用,我大唐国力鼎盛,剿灭个山匪贼还是手拿把掐的,对付区区王仙芝、黄巢等民,不费灰之力,易如反掌。”鄂州的父母官嘴上说起来是轻飘飘的,可心里却是沉甸甸的,是心非的把戏在官场上是司空见惯,信手拈来。

    贺正使并不认同,可又不能当面戳穿挑明,只是说说自己的受,“嗯哪,大唐目前是多事之秋,虽没有贞观之治时的如日中天,也是虎威犹在,无人能比。然而的匪患实在是太猖獗了,草寇打家劫舍,攻城掠地,纵横大江南北,我这一路之上亲经历,受其害呀。”

    “哪嘎达?嘎达呀,老前辈神勇,堪比当年的周瑜周公瑾呀。”看着刺史指着西面,贺正使不住地称赞,又不忘向老刺史说上几句奉承话,“您真乃大唐的擎天白玉、架海紫金梁呀。”

    “行行状元呀,你们看这鸭,鸭得看着都那么好吃,嘴里又了朵月季,更是睛之笔。”崔绍由伶官和卤鸭有而发,“崔颢的诗写的好,李太白都叹息,前有景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后来李公不不甘心,跑到金陵凤凰台,写诗与崔颢比个,他写,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吴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安不见使人愁。刚才是谁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好啊,崔颢之所以文采斐然,是和他的恩师分不开的,他老师乃杜牧之的太爷,代州都督杜希望,杜家一门文豪大儒,就是不经意间的耳濡目染,日久了也到渠成啦。”

    老刺史听得迷,看得顺,“这小唱得好啊,扮相也好,扮的是祢衡,一会儿还要敲鼓呢,不知鼓技如何呀?他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