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48章 番外篇?幕僚(为盟主“blackmoon(2/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安,碑院。

    “连你也不懂这些?”

    “严相公一直为陛钱谷,或可胜任?”

    “大船从天四海归来时,运来大量金银、铜铁、木材、矿石,还有占城稻,以及更多更多东西。过去,市舶之利能支撑赵宋国用,而陛的大业需要的更多。但,三年前才平江南时,陛便从广州市舶司派遣了一支船队海去寻找一些作,至今却无半消息,或是已沉没了。弯路走了很多,展却很慢……”

    “朝廷不与商贾争利,向来只税,便是临安朝廷,懂海贸的官员也并不多。不过有一人,严相公或可去问他,贾似当朝时诸事便多由他打理……”

    陈宜中是在江心寺被俘虏,押解北上之后投降的。抵抗到了最后,却又没守住忠名,如今只在任了个小官,每日都是郁郁寡的模样。

    廖莹中似想到了什么,微微张了张嘴,最后却没说话。

    “亡宋国库收,有三成来自海贸,你在宋廷官至宰执,岂有不知之理?”

    “原本蒲寿庚会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但其人毫无为国谋事之心。”严云云:“苏刘义久在军中,整顿地方可以。”

    但他只是略作沉,很快便从容解答了严云云的问题。

    藏书楼中,正要整理古籍的廖莹中手中拿着放大镜,正在看一份拓本,一边听着严云云说话。

    樊川廖宅中便只剩一些仆役与几个教导廖家弟读书的先生。

    “是。”

    “没别的人选了,但我是蜀人,不懂海政。”

    “永权,你如何看?”

    也曾有人私提醒严云云,说是贾似曾用陈宜中而遭反噬,可见陈宜中不足以信赖。只是严云云不听,还反问了一句“江南之事不问他,问你可好?”

    陈宜中心中略尴尬,他任宰执时,宋朝廷已是风雨飘摇,哪还有力去这些,还不是泉州市舶司上来多少是多少。

    他称得上当世数一数二的幕僚,官职虽然不,但最擅为重臣剖析局势。故而一开,严云云就不已,不再板着脸。

    如今碑院后方又修整了一座藏书楼。

    “好教严相公知,这几张海图,我也是看不对错来。蒲寿庚此人我却了解,他敢不据实以报,便是欺我们不了解那些蛮夷之地。”

    廖

    廖莹中反问:“陛真正的难只怕不仅是在这些海图吧?”

    廖莹中:“而商贾之事多言利,士大夫讳谈。朝堂上怕是没有哪位重臣能到,或是反对此事,或是不通海事。陛需要一个擅争利、通海务,且手腕通天的重臣。”

    “廖莹中?”

    宋元祐二年,吕大忠把《开成石经》《石台孝经》等碑石迁至安府学之北墉,此地便有了碑院之称。

    严云云却颇倚重他,常有关于江南钱粮经济之事问他。

    “如何才算是能担事的海政大臣?”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不错,陛兴海事,满朝上却找不到一个真正能担事的海政大臣。”

在一旁始终不说话的陈宜中。

    安城外,樊川。

    廖莹中随天安之后,不习惯关中风土,唯独喜樊川这个小江南,将此一座宅院作为居所。

    严云云却见到了他的神,想了想,忽然略有所悟。

    但此地离城池路远,不便也是真的。廖莹中每日在碑院整理书籍字画到夜,来不及往返,于是又在安城中赁了一间小居所。

    此时,陈宜中才走上前,仔细端详了一会儿那些海图,末了,肃揖:“严相公,官未能看错漏之。”

    此地在数百年前是安城南胜景,有“小江南”之称,杜甫、杜牧都曾在此住。杜甫号樊川野老,杜牧号樊川居士,更有《樊川集》,可见此地风景颇受文人雅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