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51章 番外篇?草原之主(为盟主“歌山第(3/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终究是过了太久,那些不甘都被磨平了。

    “赐座。今日是私宴,不必拘束。”

    忽必烈偷看去,只见坐在龙椅上的李瑕蓄了须,气势威严。

    李瑕今年还不到四十岁,且年健,依旧给人一英气

    在这一个刹那,忽必烈心里突然大的失落,觉得自己永远不可能战胜李瑕了。不是输在了能力,而是输给了岁月。

    “朕听妃说,卿想要在征海都的国事中为国力,是吗?”

    忽必烈从失落中回过神来,连忙应:“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人轻笑了起来,似在笑忽必烈汉学学得好。

    忽必烈恍若未闻,看着案前的酒,忽然想到了前阵了报纸上连载的一篇演义。

    说的是曹与刘备煮酒论英雄。

    那一句“今天英雄,惟使君与耳”,与今日形势何等相似……

    正此时,李瑕问:“卿可有汉名?”

    忽必烈才坐,连忙又站起,行礼:“臣斗胆,想请陛赐姓。”

    若不是因为如今有了重返草原的希望,他必不会如此恭顺,至少也要让人看李瑕是在为难他,以让蒙元遗老们不耻于李瑕的心

    但偏偏就是藏了心思,只能委曲求全。

    李瑕却不是为了羞辱忽必烈,而是确打算给黄金家族的降人们立个榜样,遂:“你们是孛儿只斤氏,便姓‘包’吧。”

    “臣谢陛赐姓。”

    “包卿给自己起个汉名如何?”

    忽必烈眉略略一低,忍了屈辱。

    勾践能够侍奉吴差,如今又有什么不可以忍的呢?今日表现得越忠诚,回草原的把握就越大。

    “不敢瞒陛,臣平生最痛恶之事,便是先祖屠城之恶行,因此初次带兵征便举‘止杀’之旗、施行汉法。臣虽失位,所幸归顺圣明天,如此太平盛世亦是臣之所盼。臣唯愿忠于陛、永归华夏国,因此,臣想为自己取名忠,包忠。”

    “好,其心可嘉。”李瑕:“传旨,赐包忠钞一千锭。”

    “臣谢陛隆恩!”

    听得这一番对话,殿中却有人面面相觑。

    不少人都是曾追随过忽必烈的,当初谁又能想到,有朝一日会亲看到忽必烈这般向李瑕低呢。

    姚枢不由想起了那年亲自给李瑕写招降信的往事。

    彼时,他在忽必烈幕,自以为效忠的是绝世的明君。

    有黄金家族孙的、有隐忍谋取汗位的城府、有礼待文士的贤明、有一统天的雄心,再加上愿行汉法,当然可视为当时最好的选择。

    谁曾想,时过境迁看到的是这样的场面。

    忽必烈今日之作态,比那向金国称臣的赵构又好到哪去。

    也就是新唐天贤明、一统天大势所趋,才使场面好看些,否则与赵佶父又差多少。

    “赵宋自弃中原,无岁不望许和,无人不怯用战。汴梁不守,江都再奔,懦主失魄,庸臣无义……”

    言犹在耳,所谓“懦主”既已换作了堂堂大蒙古国的大汗。

    想到这里,姚枢不由掩面。

    并非因为主忧臣辱,而是到了羞愧……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