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068【国事】(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朱之瑜到好笑,甚至都不愿多解释。

    这个人不好忽悠,思路太清晰了。

    “呵呵。”

    朱之瑜见赵瀚不对劲,猛然惊:“你行黄巾、绿林之事?”

    不能生搬到明末。

    此时的朝堂,六大派正在围攻光明……啊呸,拿错剧本了。首辅周延儒,正在联合东林党,集围攻次辅温仁。

    “不愿意。”

    应该实事求是,理论结合国

    在他中,大明早已得了绝症,只看还能活多久而已。

    朱之瑜突然回过神来,我跟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扯这些国家大事作甚?

    朱之瑜不假思索:“我若县令,第一年就行逮捕事。到第三年,百姓诵德,上官称誉。尔后,必获大罪,家不保!我若留在中枢,了科言官,怕是两三个月就要狱!”

    温阁老说:“老要打一百个!”

    于是再过半年,东林党就要人仰翻,首辅周延儒被迫辞职,温兴兴继任首辅。

    赵瀚没说话。

    赵瀚说:“我倒是觉得,大明的病不在朝堂,而在于土地兼并太过。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如此形,哪能收得上来赋税?朝廷没钱,又哪里能正事?越是没钱,越要征敛。越是征敛,天。”

白!”

    费纯笑:“外地客商,他们有钱得很,等货装船的时候又没事。许多商贾还我,让赶快刊第二期,他们还等着读呢。”

    而均田地的号又太过激,除非江南大,否则别想说服这大族弟!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赵瀚问:“圣君临朝,不是没有党争了吗?”

    没有党争,只有政斗。

    朱之瑜黯然:“都不能,大明已积重难返。”

    “慢慢来,愿者上钩。”

    毕竟,天土地就那么些。一千亩地,以前只十个人分,然后一百个人分,最后一千个人分。分得过来吗?

    就在尴尬之时,费纯突然跑来:“哥哥,第一期,总算是卖完了。你猜哪些人买得最多?”

    “除此之外,又能什么?”朱之瑜好笑,“官救不了大明,难造反建立新朝?”

    朱之瑜笑:“隋唐的均田制,便是用你说的法,男成年就可分土地。初时确实有效,到宗时已不行。武周打击望族,稍微有所恢复,到玄宗时又彻底败坏。你觉得节度使怎么来的?朝廷没钱用兵,令地方自决而已。天哪有治久安的田亩制度?”

    甚至红思想,也不能生搬。因为克思教导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17世纪行搞红,那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

    赵瀚问:“楚屿兄,你说天田亩,若能收归国有,朝廷再分给百姓。这样会不会治久安?”

    “翻倍也亏钱啊,涨价再狠。”费纯提议

    “哈哈哈哈,”赵瀚忍不住大笑,“君真个有自知之明也。”

    朱之瑜最通的,不是理学和心学,也不是先秦古文,更不是诗词歌赋,他潜修了十多年史学……以史为鉴,大明算什么鬼样

    赵瀚追问:“若朝廷征召你官,你愿意奉诏仕吗?”

    赵瀚笑了笑,搞均田确实不行,人一多就陷崩溃。

    “哪些?”赵瀚懒得去猜。

    朱之瑜叹息说:“党争不止,国无宁日。我大哥一介武官,都曾卷党争,被罢免好几年。文臣但凡想事的,又怎能独善其?”

    谁正事,谁就死得快!

    朱之瑜颇为惊讶:“能有如此见解,堪称神童!”

    朱之瑜沉默无言,他真的看不到希望。

    赵瀚顿时:“提价,加印。第一期只印五百本,售价还低得很,倒赔了十多两银。第二期就印八百本,售价直接翻倍,否则咱们的老底儿都得赔光。”

    愿意正事的,不论其能力优劣,不论其私德好坏,都是响当当的好汉

    这官,要么啥都别,要么加政斗,要么尽忠职守,被搞得里外不是人。

    赵瀚最后问:“我等士,就坐视社稷崩溃吗?”

    赵瀚继续问:“既然这三条都不能重整朝纲,大明岂不是没救了?”

    21世纪的中国,是靠工业化来解决土地饱和问题。

    可是赵瀚的言行,又总让人忽略他的年龄。

    “我可没说,楚屿兄别吓我。”赵瀚立即否认。

    赵瀚又问:“这三条,哪一条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