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5(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的伞步履从容,也有没有伞的人匆匆跑过。这还是倪惊澜到琼安以来第一次看清这个城池的样。这也是她第一次来到国都。“琼安啊……”倪惊澜轻轻念这座城的名字,目光悠远,似是叹,“确实与丹林郡,与棣城都十分不同。”如果此时有其他人听到她的话,应当能认来。丹林郡,棣城,都是北方的地名,丹林郡是北方的大郡,凡是北方世家,有八成都是在丹林郡,至于棣城在北方,就像琼安在南方,是北方最繁荣的城镇。许多年前,倪惊澜母女三人从北方而来,那时她的妹妹也才七岁,三人跨越了丘山府、云州府、州舒山等地到达良乡,彼时倪惊澜十四岁,为了保护容惊人的母亲和懵懂的妹妹,她削去发打扮成男孩的模样,帮人卸过货,打杂跑过,也杀过打母女三人主意的土匪,因此练就了一副比寻常书生健许多的魄。倪惊澜想到方才同乡惊讶地问她‘你还能逛?’的表,低低笑了一声,等到细雨停歇后拎着书箱继续走去,路上找了几个人打听理事司所在。在来琼安之前,对待民学已经从不不愿变成极为期待的妹妹倪静臻特意拜托她,到了琼安之后,如果可以的话帮她去那编写常理课课本的理事司看看,能见到编写人的话就更好了,顺便再打听一要怎么样才能在理事司拥有职位。倪惊澜对于妹妹抛开往常最的赚钱,找到自己真正喜的事倒是的,不过她的运气显然不大好,等她找到理事司府衙的时候,用不着她思考用什么理由接近理事司,那理事司直接就没开门。一问,原来是一分人休沐,一分人外去别的地方验证‘常理’去了。“说是如果船驶离岸边后,桅杆越来越短直至不见,那就能证明海面是圆弧,而证明天地都是一个球,这府衙里的年轻人们一个有一个谁也不想拉,都跑去沽县海去了。”理事司不远一家卖板栗的阿婆在倪惊澜问来的时候笑呵呵地回答。倪惊澜从这买板栗的阿婆锐地察觉,这个阿婆似乎也对那所谓的常理有所了解,不然叙述起来绝不会是这样的。“阿婆,你也知民学常理课教的东西吗?”她温声问。阿婆笑得更慈祥了,“那是,我家孙儿孙女都到民学读书去了嘞,每天晚上回来都在家说学到的新奇东西,我儿儿媳听说民学还教铁匠活和算术也想去,人家还以为他们是去混饭的,好说不会去混那给小娃娃准备的饭,人家才让我儿儿媳去听课。”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倪惊澜对此倒是并未到意外,脸上笑意不变,跟阿婆聊了几句,听阿婆说他们家凭着儿儿媳学到的东西,一月比往常多赚了多少钱,她儿媳又是如何凭着学到的‘统计表’算学一跃成为某酒楼的事。等说完这些后,倪惊澜又把话题引到了理事司上,面上好奇地问阿婆,“对了,我听闻这理事司是去年才有的新门,理事司的官职位是司理,阿婆你经常在这卖栗,可曾见过司理?也不知能编写这么多稀奇古怪常理的司理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你就问对人了。”阿婆掰了个板栗递给倪惊澜吃,随,“他们司理很少来理事司的,不过老婆倒是碰巧碰到过一次。”“那时两个姑娘从理事司来,到老婆这里买了两斤板栗,我这听着啊,听到其中一个姑娘叫了另一个姑娘一声‘司理’,老婆还以为听错了呢,后来才知,那理事司的大官啊,还真是个姑娘家!”倪惊澜得到自己想要的消息,买了一斤板栗离开这里,慢慢往客栈的方向走,心中思考着那买板栗的阿婆的话是真是假。应当,并没有说假话。但是并不排除阿婆认知错误的可能。平心而论,倪惊澜是愿意相信理事司的司理是个姑娘的,但是理智上,她又思虑甚多,觉得若是真的有一个姑娘家走到这个位置,士人之间应该不会这么风平浪静,她也应该早就有听说才是,就像是成为云州府知府的那位连熏姑娘一样,在成为知府后的几月,这消息就已经传遍了宣国。除非……要么是那个姑娘特殊,导致无人反对,要么就是,有人力压了所有反对的声音。作者有话说:惊澜:确认皇帝态度中搞事蓄力这细雨绵绵不绝, 停了一会儿又了起来,倪惊澜走到半路索买了一把伞,继续往回走, 那时候街上的行人已经少了很多了,一些摊贩也收了摊回去。倪惊澜途径一条小桥的时候,正好碰上桥对面也有一个穿着青圭棉麻半褙制衣裳的姑娘也撑着伞匆匆走上桥, 这条小桥倒是能容两人一起走过,但是那样的话难免就要挨着,或者一个人侧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