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遇安这时,“这个视频我看了三遍,第一遍觉得有
怪异
,第二遍发现喻采心‘过于’勇敢。我们提倡成年人见义勇为,但见义勇为应当量力而行,和在场的其他人相比,她的行为非常突兀。我一直在想,除了与生俱来的善心,还有什么能让一个普通人如此勇敢无畏?看第三遍的时候,我想到了。”
喻采心几乎符合侧写,也几乎符合修鞋匠的描述!
“不。”萧遇安摇,“她的动机没有任何问题。有鲁昆那样痛恨小孩的人,也有见不得小孩受到丁
儿伤害的人。喻采心是女
,不少女
天生对小孩就有一
保护
。我更在意的是,喻采心直面鲁昆的勇气是从何而来?和鲁昆相比,她没有一
优势。那时她就算想上去保护小孩,但她周围的人全
选择逃命,在那
况
,她为什么还敢衝去与鲁昆对峙?是她过去有什么特殊的经历——比如当过兵?掌握一些格斗技能?”
明恕注意力略有分散,将自己所的凶手侧写、修鞋匠的描述与喻采心作对比,心中突然一惊。
“绝大多数凶手都有衝动型人格,最典型的就是激
犯罪。而即便是心思非常缜密的凶手,
里也受衝动影响。罗、陈两案的凶手,心理极度不正常,她的衝动是隐
的,她也许很擅
掩饰自己,但她的衝动却一直存在。”萧遇安说:“回到鲁昆案,在那
况
,连工作人员都逃走了,只有你和喻采心选择直面鲁昆。”
明恕走到显示屏边,用鼠标拖着度条,双眉
锁。
“我见过很多穷凶极恶的凶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有个共同。”萧遇安缓缓
:“他们的
中有
不合理的自信,这
自信在某些时候能让他们看上去极富攻击
。我反覆看这段监控,发现喻采心的
中也有这
自信。”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不得不承认,萧遇安的解读让一些不合理的表象有了合乎逻辑的解释,但他其实不愿意相信,那个唯一站来保护小孩的女人手上沾着命案。
“反面?”明恕眉心蹙得更,在办公桌边走了好几圈,“你怀疑喻采心救人的动机。”
的评价——绝大多数人在看到她奋不顾见义勇为时都会这么想。”萧遇安十指迭在一起,“但有时候,我们不得不从反面,从一
比较晦暗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和一个人。”
明恕猛一转,“喻采心主导过死亡?”
“死亡。”萧遇安说:“死亡也能让一个人变得异常勇敢,不惧凶手。尤其是曾经主导过死亡的人。”
明恕问:“什么?”
“我是警察。”明恕说。
人的行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观的,客观的,有时当事人自都无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