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章 皇帝好选功劳难分(1/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殿中再度沉寂来,静等帘后那人回应。

    要是留了遗诏还好,太后、皇后、群臣就都有了名义去“劝谏”。

    这事数年前群臣过,但那时皇帝的还很好,又只有二十多岁,劝他先过继一个孩被挡回来了。

    病重之后,张太后和夏皇后倒是主动再度提起这些事,这回却是被阁臣们劝谏住了。

    因为仓促过继孩,朝局更加不稳,以后必定是达数年甚至十余年的太后监国、阁臣辅政。

    哪边对另一方都不放心,还得提防献的亲王一脉。

    “兴献王之……”张太后终于开了,语气有犹豫,“记得是名叫厚熜的,今年十五了,但其母妃蒋氏尚在……”

    “太后。”杨廷和继续说了,“宪庙一脉,益王仍在,有四;衡王荣王,皆有六。宁王谋逆犹在前,太后忘了吗?兴献王只有一,且序在前。”

    帘后又没了声音。

    宪宗朱见一脉十四,现在仍在而且有嗣的,就只有这些了。

    现实的问题摆在前:兴献王排行老四,仅次于排行老三的明孝宗朱佑樘。

    而六王、七王、十三王,个个都不像兴献王如今只一脉单传。

    张太后愿意叔叔继位侄,此后个皇嫂?

    还是说,选择亲生父亲仍在、兄弟众多的新君?

    朱佑樘可是一代佳话,后中只有皇后一个女人,一生一心一意。

    现在倒好,绝了血脉。

    这帝位,盯着的人何其多?宁王谋反,不就是因为正德皇帝没儿,朝中大臣很多都心思不定吗?

    帘后,明白杨廷和意思的张太后哭声来,也不知是真还是假。

    “太后,皇后,兴献王一脉谱系单纯,实乃上上之选。”杨廷和见如此,语气更加诚恳起来:“《皇明祖训》兄终弟及的规定,谁都不能忽视!兴献王之是宪宗之孙,是孝宗亲弟之,是大行皇帝血脉最近的堂弟!若立兴献王之,其他诸王也无从指摘!世年已十五,太后与吾等阁臣选立他,也不致有扶立幼君、揽政擅权之嫌。”

    《皇明祖训》又搬来了,魏彬小心地看了看帘后模糊的人影。

    阁这是以作则,彻底挡住张太后垂帘的路啊!

    揽政擅权都说来了。

    但魏彬听杨廷和这么一说,也确实觉得兴献王之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真的绕开了兴献王一脉,那么太后和满朝文武就都要背个臣贼的名声。

    “……若如此,该以何名分继嗣大统?”张太后终于更咽着开问了关键问题,也调了继嗣二字。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