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7章 锦衣卫指挥使的人选(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朱厚照在位十六年,本来又额外留了两个军权遗产:对京营的重新掌控,加上由“外四家”新选练而成威武团练营。

    京师保卫战之后,文臣们第一次获得了对京营的控制权。

    “陛明鉴,自然是一直空着,现婢居中差遣着办事。”张永低回答。

    一开始只是天已经太平,要压制武臣,但后来就变了。

    “骆安吗?”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而钱宁狱后,亲军系也一直没个镇得住场的统兵大将。

    还有很多很多的地方,锦衣卫行走于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三大营及大量勋臣武将一扫而空,此后京营就不断在变化:十团营、十二团营、东西官厅……

    “正是。骆千年近四十,年富力;去年袭替正五品的正千之职,他父亲之前却已是正四品的锦衣卫指挥佥事。现在因从龙之功特旨擢骆安为正三品指挥同知,就可以先暂署指挥使之职。”

    夺门之变后,京营又回到武将势力和宦官手中,由皇帝掌控。

    京营控制权转移的源就是土木堡之变。

    至于京营这边,主要是通过东西官厅的设置和练,让臣监军甚至提督,逐渐渗透了这支力量。

    文臣们是不敢染指亲军的,但从永乐朝开始现的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这三大营,文臣们可一直都在想心思。

    迹象已经很明显,先是江彬,随后在魏彬他们通过锦衣卫送到谷大用手中的密信里,连掌兵符的御监张忠都被拿了。

    因为朱厚照想方设法才实际掌握住分能有效调动的军权,所以杨廷和他们也不得不暂时倚仗张永才能稳住京城局势。

    边军和其他卫所都是以文制武、以督外,属于文臣占主导、彼此牵制的状态。

    朱厚熜看着他:“你一路上倒没闲着。”

    所以谷大用不得不前去私谒见朱厚熜,想要谋个路。

    东厂的首领是太监们,但办事的掌班、领班、档、番役,也是从锦衣卫中挑来的。

    朱厚熜想到了这里之后问:“所以现在锦衣亲军指挥使的职位一直空着?”

    亲军主要拱卫皇城、城,不是天塌了了都不会离京——除了诸卫中最有名的就是锦衣卫。

    但与此同时,杨廷和他们也在最快速度地行动着,尝试把朱厚照曾拿到手上的那分军权,重新驯服在文臣手中。

    现在前者仍在,但威武团练营已经被杨廷和他们解散——以保证帝位传承安全的名义、太后懿旨的形式。

    之后的天顺、成华两朝,文臣们都没能再次染指京营。

    皇帝能直接掌握的武装力量里,主要是亲军加上京营。

    一步的目标,毫无疑问就是八虎之中的三个“余孽”。

    谷大用也说:“陛,这个职位无人可以专断,唯陛圣裁!婢一路随陛从安陆回京,潜邸旧臣中也只有骆千原本的品级最。陆典仗虽然更得陛信重,但他只是个正六品……”

    宁王叛又给了朱厚照机会直接手接了京营兵——又是以大将军朱寿的名义。

    但孝宗皇帝继位后就又变了,京营提督变成了文官。

    而朱厚照先是通过豹房里的太监、武将控制好了锦衣卫、东厂等要害,又在宣府营建镇国府,但要等到自封“大将军朱寿”、在蒙古叩关之后战而胜之,才有了第一支能掌控的边军。

    各地藩王府仪卫司的骨是锦衣卫里挑来的。

    明朝的军权演变到此刻,五军都督府已经式微,兵所掌握的权柄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