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7章 捷报(2/5)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这些话,张安世是不敢对其他的儒生说的,因为他怕痛,怕他们打破自己的脑袋。

    最终,杨士奇只在心里默默地骂骂咧咧地走开了。

    对呀,我急啥,我有啥好急的?恩公他又不是儒生,我不该和他辩论。

    张安世顿了顿,接着:“可有的人,将这良知当作了一切,这怎么能行呢?”

    “唯有这样,知行合一,方才可以塑造一个完整的人。“

    他震撼了。

    张辅对于这样的旨意,非常费解。

    …………

    杨士奇听罢,猛地一醒悟。

    他是极聪明的人,立即一转话锋:“杨某的意思是,圣人所推崇的礼义廉耻难也弃而不用吗?若无礼义,那么与蛮夷又有什么分别?”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山

    虽然满心疑惑,张辅也只好乖乖地取山东。

    “由此可见,当的儒生,都是假的儒生,他们和圣人八杆打不着,我看丘松都比那些人距离圣人近一些,只有丘松有事真敢上。”

    杨士奇努力地挤微笑:“杨某没急。”

    而且,他还是个孩啊,少年叛逆,不是正常的吗?

    张安世平静地:“你就是急了。”

    你不喜圣人没有关系,因为你可以不儒生。

    

    众所周知,魏晋之风是骂人的话,尤其是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被人骂魏晋之风,大抵相当于说你是傻叉没分别。

    杨士奇这一是真急了,直接破防,他不允许有人这样侮辱自己心目中的白莲:“恩公此言,愤世嫉俗,恩公上,颇有魏晋之风。”

    “而有的蠢儒,将此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那么这样的人,就算文章作的再好,也不过是个蠢儒罢了。”

    等到抵达成山卫的时候,张辅首先就发现了这里十分松懈。

    杨士奇苦笑:‘此言未免偏颇,其实也有许多德望重之辈……”

    他所震撼的,不是张安世对圣人不敬,而是实在离经叛

    “我没说没用。”张安世:“我的意思是礼义廉耻,终究只是一个人的良知罢了,人靠有良知是不成的,更不能成日将人的良知挂到嘴边,作成无数无用的文章。而应该秉持着自己的良知,也就是圣人所谓的礼义廉耻,去完成自己要的事。”

    杨士奇叹息,他算是彻底的服了,因为张安世的回答不对嘴,跟张安世,有时候确实累的,因为他真的满嘴跑火车。

    张安世:“德个鸟,抱歉,我骂人了,这是跟一个辈学的。”

    可是旨意里没有说明缘由。

    他不想和张安世争辩。

    准备奉旨巡边的张辅,接到了新的旨意。

    “唔……知行合一……”

    但是你歪曲圣人的本意,将圣人的理推翻,这就不能容忍了。

    毕竟只是山东的一个卫所,却需他大张旗鼓地前往。

    顿了一,张安世便又继续:“就说这科举的八文,你若真将这当作目的,那便是蠢儒。真正聪明的人,当它是工,既然官需要八,那就研究八,把它碎了,分析怎么写好,将来士即可。它和农人的耕,和匠人的锤,和渔夫的渔网没有什么分别,当我们将其视为工的时候,并且能将这工应用好,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有才的人。”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此时,张安世继续:“后世的儒生,竟将圣人的学问,当成了为人事的方法,这叫好的没有学到,偏又学到了坏的。圣人提倡有教无类,那我来问你,现在的读书人,肯俯去教育士农工商吗?还不是一个个抱着学问,当作自己的独门秘籍,拿来当官的敲门砖,借着圣人的学问,来当作自己有别于芸芸众生的资本。”

    可杨士奇不一样,杨士奇比较讲理。

    张安世:“杨侍讲,你急啥?”

    杨士奇很快发现,张安世开始把他从纯粹的学术讨论,拉到了撒泼打的层次,不意外,他可能会被恩公用丰富的撒泼打经验把他在地上暴锤。

    杨士奇一听,躯不由自主地打了个颤。

    “偏偏这些人,却还门,受无数人供养,我很鄙视他们。”

    竟是让他直接取山东,往成山卫。

    “知行合一……可笑……一个少年……懂个什么。算了……毕竟是我恩公,我不应该腹诽他。可是……他这样继续走歪路,真的很令人担心啊,这样去他会很危险的。”

    杨士奇终究忍不住:“你这样说,是不是连礼义廉耻都不要了?”

    张安世没听杨士奇拐弯骂人的意思,不过听到这个别致的形容,居然乐了:“魏晋之风好就好在他们懂得质疑,蠢就蠢在他们除了质疑之外啥都不会,一个人啥都不会,这不成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