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0(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最好是让整个昌南的百姓都开始吃姜,然后知靡山县的姜最好,靡山县——姜县!

    “生姜吧。”许怀谦朝吴县令,“把杏村作为模范村如何?”

    不过这一切都是

    没办法,吴大人为了宣传生姜不仅让靡山县的酒楼上了许许多多的生姜菜,还逢人就拉着人说吃姜的益,甚至去面见上司时,不忘让上司也品尝生姜的味。

    这样以后别的地方买姜都不用他们去拉客了,自动就会有客上门收购,多好!

    营销搞起来喂!

    其他几个县令的立刻朝吴县令羡慕嫉妒的表,突然觉得姓吴的这厮命可真好啊?

    可是乡试离他还很久远,他现在对乡试还不那么张,叫都被他们给叫来,他现在有好奇:“几位大人,你们回去之后想什么?”

    许怀谦生姜都已经成功了,连销路都都找好了,什么都不用担心,他只等着明年收税就好,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多谢大人,”几位大人挥舞着锄蠢蠢动地想挖许怀谦,许怀谦笑眯眯地朝吴县令了一声谢,“不过大人,杏村明年了姜,后年别的村也不能厚此薄彼,所以还请大人这一年费心,多多在本县,最好是整个昌南宣传一吃姜的益。”

    而且他今年在村里生姜已经惹了很多人红,不把利益分去,他怕被人给生吃活剥了。

    许许多多用生姜来的,都是从靡山县去的,他们植的生姜还被缙朝人打上了靡姜的称呼,担在别的府城去卖,都是要被人抢着买的。

    “我的生姜不能重茬植,明年我的地就不能生姜了,”许怀谦也不瞒着,“我与盛北的医馆签订了契约,每年要给他们供三万斤的姜,我想把这三万斤分摊到杏村每家每上,也不多,每家两分地就好,不过生姜的收购价格只有八十文了。”

    桃源县县令直接开了:“半夏。”他观察过,他治百姓田地里半夏,由于得又不好,挖来去医馆卖也卖不上价,但若能专业植的话,没准效果不错。

    不过,也不能让他白忙活,销路是他打开的,总得让他赚一吧。

    云梦县县令:“我也不药材,我们县盛产丝绸,桑的多,每年的桑葚多到吃都吃不完,我想试试酿桑葚酒。”这是他一开始就想好了的,只是因为没有销路不敢去,但他现在看到许怀谦没有销路都敢去生姜,他的胆也逐渐大了起来。

    他文采不错,有能说会,靡山县在此后的几年里还真发展成了缙朝的姜县。

    盛县令也回答了:“黄芪。”因为段祐言说过,黄芪好了产量不比生姜低,而且价格还要贵。

    本来还想躺着收税的吴县令:“……”

    最后只有靡山县吴县令没有开,他委实想不来,他们县还可以什么,被几人盯着,只得讪讪:“我还没想好。”

    治了一个许怀谦聪慧的,不仅什么都不用他cao心,以后许怀谦飞黄腾达了,还能与他有一份师生谊。

    吴县令一震:“嗯?”

不如直接送他一场造化。

    安宁县县令不太好意思:“你们都药材,我就不掺和这个了,我想甘蔗。”甘蔗制糖,糖多贵啊,而且他想自己开家糖作坊,自产自销,多好。

    他不知他这一举动,在后世多了一个可可的称呼,姜如命——吴大人。

    明年可不能让老婆这么辛苦了。

    “我肯定会好好考的。”自从科举改革了之后,许怀谦整个人都轻松了,要是考他的专业他还吊车尾的话,简直不能忍!

    吴县令想到还有这好事,当即想也不想的同意了:“好啊,你想怎么就怎么!”

    既然要全县姜,怎么说也得把生姜的名气打去吧,不能光指着盛北收购,本县百姓也得利用起来。

    ……嗯,这么一想,他们都想劝许怀谦转县算了,转到他们县里来,他也是想嘛就嘛。

    “好吧。”许怀谦已经帮他解决了很多问题,只是宣传吃姜的益,应该不算太难吧?

    陈烈酒今年生姜可是辛苦了,他虽然没有给许怀谦诉苦,可是他的辛苦许怀谦都看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