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科收录极少,且不因时而设,故而老夫没听过哪个读书人以制科……”
当章越五日背
论语时,郭学究与郭林已真正确信了章越是有才华的,至少是背诵上的。
论语分照例还是由郭学究
授给章越。《论语》章越差不多学了近半月。其实仅论通篇背诵,章越只用了五日而已。
宋人对论语的义,注释很多,最有名的莫过于赵普那句‘半
论语治天
’。
不过章越明白这前面都是铺垫,后面才是容。
章越:“学生不明白,请教先生为学生解惑。”
郭学究:“正是,为师疏忽了。本朝两百年来制科
三等者,唯吴相公一人也!制科
三等更难于得状元,本朝状元迄今几十人,但制科三等仅吴相公一人,你说是不是制科更难于常科。”
“曰,其为人也,温柔
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乐,乐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洁静
微,易教也;属词比事,
秋教也。”
说他当宰相时,遇到有疑难不能决断的政事,就拿论语来翻一翻,从中找到答案。
本章尚未读完,请击
一页继续阅读---->>>
“士科论诗赋策论及帖经墨义。但诸科不用诗赋策论,只帖经墨义就好,我就先与你说说诸科吧!”
于是郭学究认真地问:“你于贡举一
将来如何打算的?”
章越听郭学究的意思,他是列举了孔所言读《诗》,《书》,《礼》,《易》,《
秋》五经的妙
。
章越忍不住声,他上一世混论坛时就是etc,好抬杠不能自已。而章越所言的吴相公,就是当朝宰执吴育。前不久章越还在彭县尉那见过他的侄儿。
”
不过这句话自宋人笔记,并没有着实的史料证明。宋史记载是赵普早年不学有术,为宰相后被赵匡胤屡劝你要多读些书才行。赵普晚年手不释卷,一回家就从箧里取书读。
赵普死后,家人发现他的书箧里只有论语二十篇。
宋朝诸科有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
这一日,章越已熟读论语后,郭学究亲自找到了章越,先是一脸严肃的样,然后说了一通话。
午后酷,郭学究也只在上午授课,课毕就回屋休息了。
后来这句‘半论语治天
’与宋太祖那句‘宰相须用读书人’,一直成为儒生的
谈,其实无论读什么书,最重要的是人而不是书。
郭学究又:“常科也分两科,
士科与诸科。所谓诸科也就是唐时的明经科,但
士科却一直称谓不变。”
“本乡先达吴相公,不正是以制科授官吗?”
墨义就是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解释来。诸科只考帖经与墨义,说白了就是考你背书的功夫!
待章越自言将论语背后,郭学究时常夜不能寐,庆幸有如此‘良才
玉’,又生怕在自己手中糟蹋了。
郭学究抚须:“本朝贡举分为常科与制科。制科顾名思义,须由天
诏专门为招揽人才而设。
面郭学究所言的常科就是众所周知的科举方式。
而常科就是固定几年一贡举,说是常科其实也不常,比如有两年一贡举,也有四年一贡举,甚至有五年不贡举的。但近年来已定为两年一贡举。
所谓贴经就是考书上原文,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给你盖住上句,让你写句,或盖住上句写
句如此。但诸科里不会如此简单,一般是盖住好几个字如此。
论语后面的功课都在讲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