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两百二十三章 放榜(1/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国监解试放榜与其他解试放榜有所不同。

    在放榜前,各个参加解试的士要去国监三鉴堂上见主副考官及国监有司官员一面。

    科举是天和朝廷主张的一,但在官员底仍是倔地执行九品中正,乡里选举这一,将选人大权从朝廷转至自己上。

    到底如何转至自己上?

    就是放榜之日,官员在上午会召集考生面试,当面问几句话就是。

    官员的目的,就是将考试权和选举权分开。

    但此举遭到了学生们的不满,朝廷更不愿意。

    有为之君都是要把用人之权把握在自己手中,原先汉朝时就是乡里选举为选人方式,但曹为汉相后,多次颁布‘唯才是举’令,选了有才华的寒士,改变由士人控举贤的用人方式。

    到了后期曹魏与士族妥协,改用‘九品官人法’,虽说又恢复到乡里选举的老路上,但其实放宽了用人的资格,与汉朝选举制相比加了朝廷用人的权力。

    到了宋朝就相对更公平了,在照顾了官宦士族与唯才是举之间达到了一定的平衡。

    至于朝廷不愿将用人之权放至考官手中,于是考官还是要将选举权把握手中,至少走个过场还是要的。

    解试这个过场,考官称之为‘面挑’。

    国监虽有六百解额,但面挑之人不到七百之数。

    考官们这日会从早看到晚,最后再行放榜。

    换句话说,面挑之人不一定最后榜上有名,但不面挑之选的人,肯定榜上无名。此举就类似于省试,殿试。

    官员们选的省试之后,天为了显示将用人之权把握在自己手上,还会搞个殿试,决定最后名次还有筛一分人。

    故而殿试之后士们自称天门生,也就是这个理。

    放榜前夜,养正斋的学都留在斋舍里。

    有人是焦急地来回踱步,也有人则是成竹在,有人则是不屑于外。

    反正说得是谁,大家都清楚就是。

    章越倒是不着急,因照不成文的规矩,太学里学正学谕,各斋的斋斋谕无论考得好坏,最后都会‘面挑’的。

    虽说考得如何,榜前已定,但这一经历着实是折磨人。

    此时此刻,章越想起了章衡与自己说得一番话。

    那就是成功者的经验。

    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不断的成功是自我实现的一等方式,当你能战胜困难,攀登至山峰时,就会克服自卑,自怯,自我怀疑等等绪。

    就好比一支军队,一支弱旅如果一直打胜战,那么最后逐渐就会变为无敌雄师,哪怕对方是再的军队,都有信心与之一战,逢敌亮剑。

    科举考试也是这样,从考县学,再至保送太学,如今则是从太学至解试。

    考试虽不透明但至少公开。

    有的人辛苦贡献了十几年几十年,但在领导那边却始终没有准信,前面说你太年轻,让老同志先上,后面说你年纪太大,要从年轻人中选,一直叫你等等等,始终升不了职。

    不等前功尽弃,逐渐被边缘化,等了啥事都是你,且又遥遥无期。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