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三百二十二章 谁为三等?(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好比你是甜党,我是咸党般,大家争来争去不伤谊。

    司光则:“我观苏由的六国论极妙哉,亦是雄文。章度之此篇不如六国论。”

    就是就一事而论一事,通篇无其要,是为纵横家言,所谓战国文章是也。

    不过这一刻保守与变法之间,还未到日后剑弩张的地步。章越与苏轼,苏辙坦率相谈,尽不同,就好比谈论一件般普通。

    苏辙心底暗暗松了气,然后问:“度之,是弱枝么?”

    至于此刻天已是黑了,章越,苏轼,苏辙三人在崇政殿偏殿等候了半个多时辰,也不见有人面宣布等次,心底也是奇怪。

    故而司光不声了,也不反对将章越降为四等,但也不支持章越为三等。

    顿了顿章越又:“其实我只言未言弱枝,不过真要言,当是弱枝富民。”

    正在此刻,忽闻脚步声,原来是韩琦到了。

    苏轼沉思后:“若是如此,倒似是可行。但怕是想当然尔。”

篇不离其要。我看可谓理条贯,纵理源究。”

    五位考官议论了一番现了分歧。

    三人连忙起见礼。

    苏辙笑:“多少年前的事哥哥还记得。”

    “度之,你卷是以何为题?”苏轼问,苏辙看了兄,此话也可随便问得?

    章越知苏轼,苏辙二人历史上都是反对变法的。

    章越笑:“由所言极是,此为反复之,宽猛相济之意。譬如栽树,主为本,先修剪其支,使主茁壮,待他日枝叶更加繁密。”

    章越:“太祖曾杯酒释兵权,亦未尝取代之。”

    正在这时,苏轼章越三人谈起了策对。

    苏辙:“度之想得虽好,然而难富民,富其民则难。”

    苏轼对苏辙:“由,此语自汉书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厄地利,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当初我背汉书时忘了,还是你提醒我的。”

    苏轼,章越谁为三等,众人争论了一番,还是不能相,最后还是老办法请圣裁。

    司光听了杨畋之言,突然想起那天王安石评苏轼苏辙的卷。

    章越文章确实条贯清晰,以一论而提领全篇,所谓治国方要是也。当然司光反对如此的治国方要,不过以策对而论,倒是胜过二苏一筹。

    章越笑:“推恩令为千古良法,归到底还在于抑兼并。”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不过度之可想过那时彼之枝叶,非此之枝叶了。”苏轼皱起眉

    章越笑了笑,他知苏轼这人没有太多心机,于是坦率言:“以为题。”

    苏辙当罢不当罢?

    章越笑了笑了一句:“治世不同,治不同,仅用儒术不足以经纬天。”

    苏辙向章越:“我记得汉以推恩令削诸侯王之势力,可称,弱其枝。太祖太宗之事,是为以文抑武,革除藩镇之事,度之又何来为之?还有推恩令可行么?”

    多盼望日后也能如此就好了。大家哪怕政见不同,也能够坐来心平气和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