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三百八十章 建储之诏书(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一般重大的人事任命,比如立后,建储,拜相都是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一个不慎即可能血成河。

    似这样的重大诏书都用白麻纸书写,而白麻诏书属于制范畴,一般由翰林学士院起草。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王珪见词后不由大吃一惊。

    中书官吏不由变,不会这时候什么变故吧!

    这厅又称槐厅,古老传闻学士居此厅者,多至相,以往不少学士为争此厅以至于将前人行李丢了,自己据此厅的。

    翰林学士院待诏的正是翰林学士承旨王珪。

    王珪须微笑,看着学士厅旁的古槐。

    以如今官家对他幸,不二三年便可至宰执了吧,想到庆历二年的士同年中,他是官位最,且是最被仰望的一人,远胜于王安石等同年。

    王珪:“即便是熟状,也要御药院侍捧敕,岂可由中书代劳。”

    果真王珪言:“此诏我不能制草!”

    中书官吏连劝再三,见王珪还是不肯答允,最后只能顿足而去,飞速至政事堂禀告韩琦等几位宰相。

    这时外:“中书送来熟状!”

    但见王珪斟酌了一番:“黄昏锁院听宣除,翰平明趁起居。撰就白麻先草,金泥降中书。”

    王珪目送对方离去,对院吏吩咐:“锁小殿!”

    院吏疑:“似翰并未草制?”

    宋朝锁院制度,除了科举考试以外,就是撰麻大事。

    司光言:“章学士所虑周全!”

    但见王珪正:“你回禀几位相公,旧制,立后,建储,命相,天必御东门小殿,召见翰林学士面谕旨意,乃锁院草制,你送来此熟状不合规矩!”

    平日翰林学士通过左掖门,最后至东门小殿侍驾,要么则在学士院待诏。曾公亮写好熟状后,命人送至翰林学士院。

    王珪闻言后略想了想本要提笔制草,但笔方提起却又放,但见他在玉堂中踱步沉思。

    中书官吏:“几位相公等得急,还请制立即起草!”

    说到这里王珪隐隐有几分后悔。但想到平日官家对他恩重如山,王珪却觉得此举有必要。

    王珪穿整齐后,便至玉堂于制草台后正坐,中书官吏已在等候将词奉上。

    众院吏称是。

    韩琦:“可!”

    “制这是为何啊?如此官怎向几位相公代?”中书官吏不由急

院!”

    王珪此刻被锁在学士院中,看着空中的明月,不由是满脸的忧虑。

    王珪:“我只知职责所在,此熟状不合程式,珪不敢草拟。”

    故而学士院翰林撰白麻都需锁院,起草诏书后即在学士院中禁足一夜,一直到了第二天在百官面前宣麻后,方能离去。

    说到这里,王珪:“建储之事乃防篡弑,压臣也,此乃大事也,我王珪纵死,非面受圣旨方可!”

    中书官吏对王珪这般:“官家好容易方才答允建储之事,若今晚不能封,明日万一有变,我等皆是祖宗江山的罪人!”

    这一切都要归于官家对他的信任,只可惜官家不好,这样的恩不知还有几年。王珪又想到储君多要从宗室里,若是如此他作为前朝臣,日怕是不好过了。

    王珪闻言:“让他去玉堂等候!”

    王珪:“让你锁小殿便是,不必多言。”

    “实有人臣之首的气度。”

    中书官吏:“可是庙堂佥议呈,事得允,中书可以熟状,陛已是首肯建储之事,上有天御宝在此,制再看这熟状白麻,上有宰相押字,执政姓名,哪还有不对之?”

    后来的翰林学士如王珪这般都没有更换这窗格,以示盛典。

    王珪当即先走至承旨阁更衣,承旨阁的窗格有一火燎之,说是当初太宗皇帝夜巡玉堂,当时苏易简为学士正好睡了,听说太宗皇帝突然驾临,仓促间衣裳没穿好也没有烛,侍驾的娥便从窗格递烛火照明,故而被烧了一

    王珪有大手笔之称,是翰林学士中制草第一,此刻王珪正与几位懂文墨的院吏联诗。

    翰林学士院位于皇城的东南角,与宣徽院,枢密院相邻。

    院吏不敢再问,当即学士院锁门,至于其他宿直的院吏尽数回避。虽没有制草,但王珪却依旧将锁院的规矩好了全

    王珪毕,众院吏皆是赞:“翰此诗真是雍容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