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五百零三章 事功难(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苏洵激地:“那我就放心了。”

    然后章越又去度支厅找了岳父,结果岳父也不在三司。

    苏轼闻言垂泪:“令老父惦记至此,这是我这个作儿的不孝啊。”

    东上镵着一个石碑,碑上刻着是一副题名记,题名记里有历任度支厅副使的名字,而刻写碑文者正是时任度支判官的王安石,时间是嘉祐五年,章越中士的前一年。

    合天之财,再以一定的方式理财,使财富的开阖敛散之权皆归于中央,否则若朝廷不打理钱财的话,‘则使阡陌闾巷之贱人,皆能私取予之势,擅万之利,以与人主争黔首’。

    苏轼见到自己上站起来问:“爹爹如何?”

    章越:“若是可以,我一定尽力。”

    其中一句是‘夫合天之众者财,理天之财者法,守天之法者吏也……’

    苏洵恍然记起来:”我差都忘了,你已是辞官了。但是度之你是厚义的人,老夫想来想去以后阿轼有什么为难,他这么多朋友也唯有你能手帮忙了。”

    官家数度召他知制诰,王安石去连去也不去,只是在江宁读书教书,如此不重权位之举反而令他的名望更大。

    王安石这个观与自己金是财富再分的看法不谋而合。

    章越从度支厅离开时,正好路过厅之东

    事功难矣。

    苏洵说完后从榻上转过,然后一滴泪从角上落喃喃地言:“我放心不阿轼……官家启用王介甫为知制诰,如今想来我真是短智,为孙埋了祸患……”

    但自己的观是来自于现代,争了几百年后才有了一个被不少人接受的结论,但王安石在一千年就已经将他来了,并刻在了度支厅的石碑上。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章越从苏府离开后,便去了三司。

    而章越则是将之给了越在这石碑前驻足良久,一面佩服远在江宁的王安石,一面则想到了国家的难,理财的艰辛,如今挡在章越与王安石面前的是一个国家千年以来奉行的制度,以及大分官员的认知。

    章越默默退了去,看到苏轼也是蹲在墙抹泪。

    章越:”伯父,我如今也是闲居在家,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章越心知,苏洵当初看王安石因母丧丁忧写了辨录,想要羞辱他一番,也觉得他以后难以返回朝堂。但哪知王安石在江宁,影响力犹在。

    章越对苏轼:“伯父他不放心你,与我说了一些话。”

    “老夫可否托你,日后帮着多照看些阿轼,如此老夫九泉之你的大恩大德。”

    到了三司后得知韩绛还未回衙,故而他便去了三司盐铁厅去找自己的老师陈襄。陈襄如今判引监,不过今天却是不在。

    但是不同的是,王安石将朝廷作为行使金之用。

有什么话便说什么话,若是庸庸碌碌也就罢了,偏偏他又乃大才,这是取祸之啊。”

    章越驻足在此神良久,而一旁的小吏不好意思促,也只能站在一旁。

    看到这一句,章越不由叹息,王安石真是千古奇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