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五百三十三章 韩琦罢相(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韩琦听张茂则说到这里,不由目光远地看向了西边。

    吴奎走后,参知政事的位置空缺了。

    张茂则笑:“相公这话似有所指啊。”

    这日韩琦府邸之

    “官家说已打算让王介甫回朝担任翰林学士。”

    张茂则在棋面上落于风,不久投认负:“相公胜了。”

    但王陶被贬陈州后,仍是愤愤不平,一直上疏继续弹劾韩琦,几位中书们心想你都到地方了还瞎,就把你贬到更远一些的地方,但此事为御史中丞司光反对。

    王陶没将章越赶朝堂,自己却坐实跋扈御史中丞之名,被自己信任的学生,一纸贬到了地方。

    结果此事到了中书那边遭到了反对,吴奎与赵概二人对司任御史中丞没有意见,但对王陶任翰林学士意见很大,持要将王陶外任。

    如此谁来替他筹谋富国兵之策?

    吴奎说王陶持东旧恩,退韩琦,欧修,如今还得了翰林学士这样的差,天就没有这个理了。

    不过宋朝文官斗争都是到为止,王陶,吴奎贬京师就算完事,哪年回来也说不定。

    韩琦一面收拾棋,一面:“过去啊,京师里有一个叫贾玄的待诏堪称国手,仁宗皇帝在时,常常找他对弈,一便是一日,那时我面圣时,不时看见他。”

    “官家还说,他与先帝都是相公扶上,如今还是要继续重用相公主持国事。”

    于是官家决定让张方平,赵汴二人为参知政事。结果司光知了张方平的任命表示了反对,但反对却不作数。

    张茂则连忙:“相公误会了,咱家之前官家亲待,说如今王陶已是走了,正好可以将相公召回朝中,如此可以君臣相始终,写一段佳话啊。”

    韩琦:“当初我上奏陛,言厚陵复土之后,琦便此生不中书。此话说去,我便不会自其言。”

    闲居在家的韩琦正在与人对弈。

    接伴使于是来问韩琦,韩琦说这有什么难的,西夏使节来说的八成是这十件事。

    万一这时候西夏前来攻打,如何是好?

    “集贤相说还不行。”

    韩琦微微笑:“都知,我曾听坊间有言,说一日退朝后官家问策于集贤相,张,吴两位参政走后,谁可继之?集贤相又推举了王介甫。”

    “集贤相说,王介甫与我韩琦不睦,只要我在朝一日,王介甫便不会回来。”

    张茂则说得确实是实话,官家刚登基时,西夏派使节来京说有十件事要亲自禀告给新君。

    韩琦打断了张茂则的话:“我知王安石确实有才,但此人太执拗,不近人,恰如李憨之辈,能专一门却不能博尔。”

    对弈之人不是别人,乃都知张茂则。

    官家正要用张方平主持国家大事时候,张方平不得不这个时候走人了。

    于是官家旨乃除韩琦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守司徙、检校太师兼侍中、判相州,允他离京。

    官家问韩维怎么理,韩维对王陶不满也是很久了。说之前王陶弹劾宰相跋扈,如果说得对,那么宰相当诛,如果说得不对,王陶应当罢职。

    官家仍持用张方平,可是张方平运气着实不好,刚拜任参知政事没几日,结果就因其父去世丁忧。

    “官家问为何?”

    两边相互攻讦,最后官家各打二十大板,王陶知陈州,吴奎去知青州。

    后来西夏使节面向新君禀告了十件事,结果真给韩琦说中了其中八件事。

    “后来十几年便没有一人棋艺及得上贾玄了,似乎近来有个人叫李憨的,听说棋艺举世无双,但是呢?得很丑,而且一副昏浊之状,浑几个月不曾洗澡,看来是个里巷庸人,不足以登大雅之堂的。”

    “你说来奇怪,这棋之说很容易,但不聪明的人如何能解棋,但这棋之很难,为何这李憨这样的庸人都可以为国手,这其中是什么理?”

    张茂则:“相公,如今夏人在西边寻衅,朝中知西事者除了相公外,没有第二人了,还请相公念在国家不易。”

    王陶则弹劾吴奎此举阿附宰相,是韩琦,曾公亮授意的,目的阻止自己通过翰林学士中书。

    西夏使节不肯,说一定要禀告给新君。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张茂则从韩琦府上返回禀告官家,说韩琦去意已决。

    张茂则心想这传言并非没有据,但他仍是:“韩相公何此言……”

    大宋的接伴使问他是什么事?你先给我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