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六百零八章 救苏轼(1/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看着李定座,一旁章惇,曾布目光一凝。

    章惇一路借着王安石提,官升得很快。

    如今他已是集贤殿校理,与李承之同为中书检正。

    而曾布既是王安石亲戚,又是全力支持变法,也刚升为太中允,崇政殿说书。经筵官能日日见到皇帝,并且还能协助吕惠卿。

    这二人还有李承之都是王党的骨,仅次于吕惠卿,而刚京的沈括,沈辽因错过了变法之初向王安石靠拢的机会,故而目前还不算。

    当然见王雱故意将李定推至首座时,曾布,章惇心底都有些波动。

    至于上首的吕惠卿当然还是保持着满脸风,但他心知王雱故意捧李定,其实在削弱他在王党之中二号人的地位。

    除了王安石外,新党没有谁是真正的二号人。只有孔,没有颜回。

    这王大衙比父亲心机更重,且更擅于玩权术。吕惠卿如是想到。

    见李定这就有几分不知分寸地坐在上首,吕惠卿暗自冷笑,然后面上则恭维:“大郎君,此番资(李定)居功至伟,你看拟个何职为是?”

    王雱还未发话。

    吕惠卿已是沉地参谋:“若是骤授谏官会不会太了?”

    李定吃了差吓了一,他连京官都不是居然能直升谏官,这可是开先河的之举啊!

    李定站起:“这可使不得!”

    哪知一旁的王雱目光一定,伸掌将李定往椅上一让他坐回椅上。

    王雱此举显谁才是这些人中一言九鼎的人。

    王雱:“谏官便谏官,那便如何!不破格,不足以立法度!”

    一旁的章惇,曾布本以为吕惠卿是开个玩笑,但见王雱一副肯定的语气,不由心底起了波澜。

    沈辽,沈括都是吃了一惊,这李定一个选人便能知谏院?

    吕惠卿则是脸上沉一抹而过。

    宋朝中书省,枢密院,三司使,台谏可谓四平行。

    行政,军事,财政,监察四权分立。

    台谏是谏官和御史台,分是两个衙门,但逐步合

    李定连京官都不是,居然能台谏,这地位还要跃居于方今的吕惠卿之上。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