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朝堂上正值人事动之秋。
孙固代陈荐为勾御史台,孙固是神宗潜邸时的讲官,可谓
受信任。
之前王安石拜相前,官家问孙固的意思,孙固说王安石文才很好,作为侍从官绰绰有余,但任宰相,这个人气度不足。要寻贤相,要找吕公着,司
光,韩维。
不过到了青苗法时,韩琦等大臣都反对青苗法,孙固却对官家说这青苗法可以一试。
因为孙固转变立场,故而王安石立即投桃报李让孙固取代陈荐勾御史台。
而陈荐反对李定御史台的,三舍人封还词
时,陈荐说李定不守母丧是不孝之人。
王安石担心李定因陈荐反对无法御史台,故而让孙固取代陈荐。
除此之外,新党用人也引起了争议,似吕升卿(吕惠卿弟弟),陆佃(王安石学生),张安国(王安石门客)都是新士,纷纷任为崇文院校书。
有官员便有异议,新士必须外任两年后再回朝授官,若是没有外任,如此新
士为了留京都会奔走权要。当初章越虽没有外任,但他是中
士后,又制举三等授官可以破例。
王安石却全然不顾,持将三人授予校书之职。
之后王安石让吕惠卿判司农寺,馆职升为天章阁待制。
吕惠卿这升官之速,实在令人震惊。
待制之职与知制诰一样都有人数限制,不可以轻除。吕惠卿凭着起草新法之功,居然升迁至天章阁待制了。
这令许多熬资历熬白了的官员心底如何平衡。
真是退用人,完全就在赞同或不赞同新法之间。
同时原京东转运使,工郎中,直龙图阁王广渊正除为河东转运使,王广渊
规矩本改加个权字,但王安石认为王广渊推行青苗法有功,便将这一个权字去掉。
章越,章衡得授知制诰,章越本官从起居舍人加为礼郎中,至于章衡本官也加为右司谏。
这一日新命已。
走过程后,众官员们齐谢官家恩德。
大家都在崇政殿廊房里站着,各个脸上都是喜气洋洋。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