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六百四十二章 夺三职(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王安石,韩绛二人都在堂上,一旁还有曾布,邓绾,李承之。

    官家:“卿所言至善,那么太学的事,委卿全权置便是。”

    章越心,说是没有降责,这还不是责怪你的意思。

    邓绾附和着王安石的意思在旁帮腔:“苏駧虽未有显绩,但兄弟同心,他兄的意思他怎么不清楚,他没有劝阻,已是大罪,至于苏嘉的文章,三名直讲列为

是不知,但难辞其咎。”

    邓绾:“苏嘉写得如何?相公可以姑且不论,但几位的直讲评议着实不明。这题目便的有问题,可以说是包藏祸心,其心可诛啊!”

    官家:“可是如今枢院反对朕用兵之事。”

    章越吃了一惊。

    ……

    章越看了苏嘉的卷,但见上面公然抨击朝政,然后几名考官都在面有批语。

    王安石:“陛当有此断,至于用兵西北,臣以为用兵之一奇一正,夺取横山可以为正,收复河湟可以为副。”

    “上无躬教立之明辟,则有私学氓。太学若不以一德,令学者定于一,又如何奖人才。”

    章越问:“不知何事?”

    邓绾:“不错,还有苏嘉,苏駧都应当罢黜学籍,逐太学去!”

    王安石从崇政殿离开时,想了想问元随:“韩相公在哪里?”

    王安石是聪明人,平日只是一心事,懒得去揣别人的心思。但对于官家,王安石还是用心了解的,他立即捕捉到官家这没的心思来。

    章越已是非常克制,但王安石闻这‘株连’二字已大为不悦,此神溢然言表。

    王安石:“度之勾太学时,我便与你过当今之世,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一人一义,十人十义,朝廷有所为,便异论纷纷,莫肯承听!故而我与言如何一德。”

    章越心想,这苏嘉好大的胆啊,但对方是苏颂儿,为自己父亲被贬之事不平也算是有可原。

    “他有事外,但说一个时辰后会回到中书。”

    王安石:“不必了,让你置怕是有为难之,我已决定将这五位直讲一并罢职!”

    似邓绾这样的人不少,章越也觉得无所谓,世上的人要么活得清些,要么活得世俗些,这些都无关要。

    章越看都不看邓绾一,言:“相公还请三思,梁师孟,颜复,卢侗三位直讲评之等,为何要一并驱逐,还有苏駧文章并未有犯忌之,何必无故株连?”

    王安石一番篇大论,一旁韩绛担心章越不悦便:“相公知你前几日知制诰,无法分勾太学,没有降责的意思。你听好便是。”

    “既是陛心底有所决断,那么所论不合,便是罢去。”

    章越上疏后没有得官家的回复,打算今日再上殿陈词,将自己的意思解释清楚。当他来至閤门想要通传面见天时,一名中书属吏已等候在此。

    “君为国勾岂容如此?”

    章越:“这苏嘉官略有所知,似是前舍人苏容之。”

    王安石会意在太学之事上,官家之前与他有约定,章越勾太学是他的意思,若他作的不好,自己来责他不用王安石来办,但如今官家则让王安石自行置。

    “所谓明主自有雄断,朝廷必有法度,则不足以统御,也无以言法随。臣以为陛以往御未免过宽了。”

    官家听了王安石的话以为然,司光,吕公着与王安石都是好友,但因反对变法,先后罢去。那么对于反对用兵横山的章越,官家也觉得必须予以训斥,让他知分寸。

    但见对方:“舍人去了便知了。”

    王安石:“既然如此,一个时辰后让章越至中书见我。”

    对方向章越行礼:“章舍人,王相公有事传唤。”

    这还是章越越递来一卷:“这是苏嘉在国监对策,论时政之得失,其中直讲焦千之,王汝翼二人定为上等,而直讲梁师孟,颜复,卢侗三人定为等。”

    王安石:“反对之人未必都是小人,似司光,吕公着都是君。但是君之害,有时候要胜过小人,这就是学术不正的缘故。”

    官家想了想:“朕如今需用心西夏之事,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章越:“相公,此事缘由官会查清楚,再给相公一个待。若真有过错,官会罚之。”

    章越看了邓绾一,此人一味地给王安石帮腔。

    但是邓绾结王安石就结了,可是惹到我什么。

    这个时空,王韶虽改投韩绛帐,但王安石对河湟用兵还是保留着一个支持的态度。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官场上就是有这等无条件唯上是从,全然没有自己半良知与见解的人。

    章越心知纳闷,稍后跟着对方抵至中书。

    王安石的话也让官家反思自己是不是对亲近的人过宽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