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0年12月20日,达维亚。
在这个时期,若是论国家之富裕,经济之繁荣,对外贸易之垄断程度,荷兰人称第二,就没有人敢称第一。荷兰的国民总收比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地(上述地区人
规模在700万左右)的总和还
30。
在17世纪中叶,荷兰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了起来。以区区两百多万人,其贸易额居然占据了全球贸易额的一半。到了1660年,更是将其贸易额占比幅度提
至全球海上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三。
在波罗的海和北海,几乎所有的船运业由荷兰独占。从俄罗斯运的农产品、
、碳酸钾和鱼
,从瑞典运
的铁、造船用的木料、蜡,都是由荷兰转运到法国和意大利的利沃尔、威尼斯以及其他更遥远的销售地。在西欧,法国对外贸易的大
分,德意志西
的贸易,欧洲南北之间的贸易,亦都掌握在荷兰人的手里。
荷属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分别控制了欧洲与东方之间、欧洲与洲之间的海上贸易,甚至英国与其
民地间的商品也由荷兰商船运输。17世纪前半期世界各
民地的产品、特别是东方的香料,绝大多数也都是通过荷兰转运到西方各国去的。
荷兰商人利用其掌控的数万艘商船走遍世界的机会,同时也利用世界各地区的价格差异,行世界
的转
贸易,获得了
额利
。荷兰每年转
贸易额达9500万至亿荷兰盾。
尽,在数年前(1652——1654)爆发的英荷战争,因为准备不足,多少让它在英格兰面前显得有些狼狈不堪,丢了面
,但仍旧凭借其雄厚的全球海上力量和冠绝欧洲的财富,使得荷兰的海上霸权得以确立。
阿姆斯特丹是当时欧洲商业的中心,它是东方香料、欧洲粮、油料、木材、
的集散地,港
停泊的船只经常达2000多艘。17世纪荷兰资本积累比欧洲各国的资本总和还要多,对外投资更是英国的15倍。
阿姆斯特丹的易市场成为国际
票市场的中心。投资于欧洲、东印度和
洲的外国债券的资金超过亿荷兰盾。英国国债的很大一
分亦掌握在荷兰人手里。仅以
息的形式,每年就有超过2500万荷兰盾从英国
荷兰,荷兰还每年从法国获得2500万荷兰盾,从西班牙、俄罗斯、瑞典和德意志几个小国获得2千万荷兰盾。阿姆斯特丹也成为一般银行业务和
易的中心,营业额每年达5千万荷兰盾。
而荷兰东印度公司作为其国一家最
影响力的
民公司,其发展势
更是迅猛无比,贸易额在近十年里,几乎翻了两番,达4500万荷兰盾(大概荷兰盾=1两白银),几乎占其国
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
当梁云安陆续从荷兰手和商贾的谈论中,获悉这些
大的贸易货币数字和金
获利数字时,惊得目瞪
呆。
我的乖乖,我大清治百姓怕是有一两千万吧,但朝廷每年收到的税费也只有几百万两银
。就是这些收上来的银
,还是各地官府刮地三尺,费尽千辛万苦,好容易才
来的,用以维持朝廷日常开支和养活数十万大军。至于欠饷、缺额、地方积欠,自我大清丢了江南失去了最大的财赋来源后,那是普遍存在的事
。要不,朝廷如何会一边默认
分镇守军将,于地方自筹
分粮饷,以确保官兵的战斗士气,一边不时地朝富商大
劝饷纳捐,弥补财政亏空。
他姥姥的,我大清竟然还比不上这个西洋番国辖的一家对外贸易商社富裕!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