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三四章 红海之势(1/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1671年12月2日,西奈半岛,西奈山山脚(又名何烈山,西山)。

    圣凯瑟琳修院的外观像一座古城堡,周围是用石砌成的大城墙,古老斑驳,院的教堂则修葺得金光夺目。主教堂的墙、屋、大门都有栩栩如生的古代帝王、圣贤、鸟兽鱼虫、果凋刻。教堂黄金镶嵌的祭坛,仰卧着耶稣和圣女凯瑟琳的铜像。

    据说,这座修院从初建到现在,已历时一千四百多年了,自六世纪以来,虽经历了阿拉伯人侵、欧洲十字军东征、奥斯曼帝国统治,但却毫发未伤,仍保存完好,让一众参观者人不由啧啧称奇。

    “大人,他们不允许我们拿走那些古画。”

    黑衣卫仁勇校尉(中尉)刘承峰正好奇地探观察着修被称为西之井的井,一名穆鲁克骑兵匆匆跑来,用怪异的音向他报告

    “哦?”刘承峰收回目光,看着这名穆鲁克骑兵,“他们是想加钱吗?”

    “大人,他们不是……,说那些古画和彩绘是历代帝王和欧洲的王贵族捐赠给他们神主的。”那名穆鲁克骑兵恭敬地答:“另外,还有一些手稿和经书,他们也禁止我们拿走。”

    “古画和手稿能当饭吃呀!”刘承峰嗤笑一声,“这些苦修士,未免太迂腐了。他们于此修炼的是心,是神,那些古画、手稿、经书不过是。……去将那个阿勒帕夏派来的统领军官喊来,让他好生去给那些苦修士一番说服工作。”

    作为齐国最为重要的谍报机关,派驻于各地的黑衣卫除了刺探当地的政治、地理、民等各报外,还有搜集地方典籍文的任务。

    刘承峰于去年就听说了这座位于西奈半岛腹地的基督教圣山--西奈山,以及山脚的这座有名的圣凯瑟琳修院。所以,他就开始着手准备去探访一番,顺便搜集一些比较有历史意义的古籍和文,然后运回汉洲本土的博馆予以收藏。

    齐国搜集各地历史典籍书册和历代文,然后再运回汉洲本土妥善保存的行动,从二十多年前于大明移民期间便陆续展开,并形成了一惯例。

    数月前,刘承峰和一名奥斯曼商社的掌柜从泰兴堡(今位于埃及西奈半岛南端的沙姆沙尹赫市)乘船至阿勒(今埃及西奈半岛图尔市),小钱,然后还应允和其通商,先将当地的帕夏搞定。

    半个月前,他便带着十几个护卫,在当地帕夏武装人员的引领,骑乘匹和骆驼,陆四十余公里,来到了这座圣凯瑟琳修院。

    他以资助粮、布匹、香料、砂糖,以及其他大量生活资为由,来换取修院中那些“废弃”的典籍和文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