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三七章 棉织品的战争(3/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并最终被他们所垄断和控制,将印度棉布逐了这个拥有数百万人规模的市场。

    接着,来半岛、中南半岛、日本等地区和国家的市场上也开始现大量的汉洲棉布,挤压着印度棉布的生存空间。

    而到了1660年代,曾经铩羽而归的汉洲棉布又杀了印度市场。不过,这一次,齐国人是以端市场为切,运来了大量档印棉布和平纹细布,凭借其湛的印染技术和纺织技术,再加上工业大规模生产的价格优势,很快站稳脚跟,赢得不少王公贵族和富裕人家的喜

    被印度棉布牢牢掌握的中低端市场,在近几年,也遭到大冲击。

    六甲海峡以东地区,可以说已经没有印度棉布的任何市场空间了,全都被汉洲棉布所占据。再加上棉布生产能力已逐步复苏的大明,也开始恢复,争夺日本、朝鲜、安南、暹罗等地区的棉布市场。

    至于波斯、阿拉伯、埃及和地中海地区,齐国也凭借其建立的密集商业网络,不断与印度棉布争夺有限的市场,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

    因而,在最近十年,不论是孟加拉当地的棉布商人,还是古吉拉特和旁遮普的棉布商人,都觉到棉布生意愈发不好了。好像整个印度地区的棉布市场突然间就饱和了,曾经那供不应求的贸易繁荣景象再也无法重现。所有的外国商人在采购他们手中的印度棉布时,会不断地压价压量,甚至会提条件,比如账期延迫接受成不足的金银货币,要求附赠额外商品……

    面对这形,众多的棉布商人曾试图联合起来,建立某价格联盟,统一棉布的销售价格,以增他们的集议价权。

    但这商人的自发行为,注定无法应对那些拥有更多选择权的外国采购商。众多独立而又分散的棉布生产模式,割裂的市场环境,使得这价格联盟本无法实现。更不要说,旁边还站着一个虎视眈眈、急于扩大棉布市场的齐国。

    此前,齐国运来的大量工业制成品,填补了印度市场的许多空白,也满足了当地无数商人和普通民众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在那个时候,齐国的商品与印度本地既有的商品和产业之间少有竞争。

    更不要说,齐国商人没有像那些欧洲人那般,将赚来的每一枚钱币全带回本土。他们会将获得的收益全用来购买印度的硝石、靛蓝、棉和女,极大的繁荣了印度本地市场,成为官方和民间最受迎的商人。

    然而,时移世易,齐国人在大力发展自己的棉纺织业二十余年后,终于开始侵印度最为传统,也是最据优势的产业。

    不到十年时间,印度本地的端棉织品市场就被齐国人蚕殆尽,现在又开始发力围剿印度的中低端棉织品市场,俨然一副赢家通吃的模样。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