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12章 献帝?(1/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献帝?

    1675年8月26日,南京,龙江关(今南京关)。

    “那边是什么?……造船厂?”齐纶站在船,伸手指向西边耸立的几吊架,好奇地问

    “殿力。”齐国驻上海黑衣卫指挥使、御武校尉(上尉)鲁伯良:“那正是大明的造船之所在,赫赫有名的龙江船厂。在数百年前,该船厂初建时,规模就非常大,东抵城濠,西抵秦淮卫军民塘地,西北抵仪凤门第一厢民住官廊房基地,南抵留守右卫军营基地,北抵南京兵苜蓿地及彭城伯张田。最盛之时,整个船厂面积达五十余万平方米。”

    “这么大?”齐纶大为惊讶,“据我所知,咱们齐国最大的造船厂,建业船厂的占地面积才不过三十万平方米,可以同时建造六到八艘大船。若以龙江船厂的规模,岂不是可以同时开工建造十艘以上的大船!”

    “殿,龙江船厂在永乐年间可能尚有此番能力,不过,现如今,他们还不备同时建造十艘以上的大船的能力。”鲁伯良摇:“在宣德年间,因为郑和所领宝船队数度巡幸南洋,造成支费浩繁,大明库藏为虚,故而被大明的朝廷叫停。而从那时,龙江船厂也随之败落。历经多年,不仅各造船技术和规程毁损殆尽,就连《郑和使程》所载大量原始资料,如皇帝敕书、郑和船队的编制、名单、航海日志,帐目等,皆未留存来。”

    “据悉,当年郑和西洋所率领的庞大船队,有大海船六十多艘,连同中小船只在,一共有百余艘之多。这些远航西洋的海船,除了小分是在福建等地建造外,绝大多数都是在龙江船厂建造的。洪武元年,为了准备造船用的桐油、棕缆等原料,特在南京钟山开辟了漆园、桐园、棕园等园圃,植树数万株。龙江船厂就是在那个时期建立起来的,还特意征调沿海各地工匠一千余来到南京,广造海舶。”

    “五年前,大明朝廷再度复建该船厂,以五品的工郎中为主官,设员外郎、主事,以及船政提举司,尽调广东、江西、福建、江浙等地工匠五百余。船厂除了有风帆制作的篷厂外,还设有细木作坊、油漆作坊、捻作坊、铁作坊、篷作坊、索作坊、缆作坊等七个作坊及看料铺舍等。”

    “整个船厂分工也较为细密,编四厢,每厢分为二十甲,每甲设甲,统三十。一厢分为船木、梭、橹、索匠;二厢分为船木、铁、缆匠;三厢为艌匠;四厢分为棕、篷匠。另外,还有官监匠,御监匠、看料匠、更夫、桥夫等人员。人数总规模,估计在一千三百到一千五百人。”

    “他们能建造像我齐国海军普遍装备的战舰吗?”

    “目前还不能。”鲁伯良肯定地说:“但若年以后,随着大明造船技术的不断摸索和步,说不定可以在仿造我齐国战舰的基础上,建造一些三四百吨级的中小型远洋战舰。毕竟,大明人众多,其中涌现的优秀工匠数量自然不会太少。而且,大明工和龙江船厂的工匠们可以借鉴既有的《南船纪》和《龙江船厂志》这两本集历代造船技术之大成的技术专著,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这里防御如何?”齐纶沉默半响后,突然问

    “若是我齐国组织一支破袭舰队杀至此的话,并摧毁该船厂的话,我认为难度非常大。”鲁伯良闻言,立时会意,“大明在崇明沙设立了一座寨,驻兵两千,布置有大小火炮数十门,扼守。另外,南通、江、镇江等江沿岸重镇,皆设立江防炮台,以及数千驻防兵。海军舰船沿江上朔,速度缓慢,且航固定,贸然的话,纯粹是明军炮台的活靶。”

    “哦……”齐,看着远龙江船厂的方向,若有所思,“这大明,也开始将目光瞄向了海洋了吗?”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