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80章 改教义?(1/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改教义?!

    1681年6月3日,三宝垄。

    相传,在数百年前,郑和的船队驶抵爪哇岛时,副使王景弘病得很严重,船队被迫停泊于三宝垄。郑和率众登岸,发现一个可供栖的山,遂留十名随从,一些药品和一条船,将王景弘安置于疗养,然后继续航行。

    待王景弘病好后,率随从垦建房,与当地女通婚,并传播华夏文明和郑和事迹,人丁渐繁,终成市镇。由于王景弘及随从去世后皆葬于斯,因名之三宝垄。当年郑和登陆的港湾,也命名为三宝港。

    乾武二十八年(1670年),齐国征伐打兰素丹王国,破其都城,俘其国王,拆分其国,割占其土。三宝垄从那时起,便成为齐国诸多海外领地之一,与广宁(今印尼爪哇岛西地区)、海安(今泗市一带地区)等地统一纳开化总督区辖。而该地的名称,自然也继续沿用了三宝垄之称。

    三宝垄此前便是打兰素丹王国位于中爪哇地区最重要港,齐国接手后,经过一番大力改造,修建了泥码和栈桥,还建起了大片的仓库,使之成为该地区最主要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集散地。

    这里气候,全年降雨量达2000毫米,再加之土地沃,开辟了大量的植园,主要植稻米和甘蔗,以及零星的椰、烟草。其中,犹以甘蔗产量最甚,当地也开办了几家蔗糖加工厂,成为三宝垄仅有的经济支产业。

    不过,随着汉洲本土对当地土人苦力需求数量日益激增,造成本地经营的植园开始面临劳力短缺的窘境。

    这些植园主们,一边通过贿赂或者迫手段,从打兰王国境“招募”土人,充为植园苦力,一边利用劳务“中介”,从安南、暹罗、柬埔寨等地,积极引外地劳工。

    相较于齐国人在对待“劳动用工”上面还稍稍讲究一吃相,卫国、顺国及吕宋(郑氏)等几个藩属国就显得有些肆无忌惮。他们在各自境掠大量土人为,役使他们挖矿、伐木、开荒、筑路,以及修建城市、堡垒,用他们的累累尸骨,快速筑建起国家发展的基。

    在婆罗洲的顺国,甚至还屡屡挑起与邻近的文莱和班贾尔的战争,除了想扩张其领土外,最重要的目的还要掠取更多的土人隶,以弥补国中人力的不足。

    要不是齐国明文法律规定禁止蓄,一穷二白的顺国都想将掠来的大批土人隶发卖给齐国,赚取一可怜的辛苦费。其实对于明文禁止蓄,这丝毫难不倒那些心思九转的植园主。他们可以借用理由,想法设法地去规避蓄和人买卖的各项禁令,从而肆意地引众多价比的“劳工”。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