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175(1/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夏天冬天冷,秋困乏,真要是找理由一年四季都甭活了。

    季青还有问题,“这夏季双抢刚结束,就让农民挖河……”

    “先动员一分,另外把那些知青组织起来嘛。”

    南雁还是把主意打到了知青的上。

    知青办的倒是很快就给与了回复,“各地知青对于返乡一事抱有极大的。”

    有就好说,南雁跟知青办这边商量,“回统计一,要是自愿去挖河,那咱们就给这个知青记上积分,就像是乡的工分,积攒的积分多了,回安排工作也有优先权。”

    在调动知青的工作积极上,南雁很有一

    知青办的人觉得这法好使,但还有顾虑,“那要是不吃这呢?”

    “那就去北郊工地活,安排红星公社再去其他几个公社找农民来这活,同样的积分,反正都不会造化,回培训也一样。”

    “行嘞,这些农民就是悬在知青上的那个剑。”

    “就是这个意思。”

    达克利斯之剑嘛。

    萝卜在那里吊着,鞭也要扬起,不然没工作的积极

    就看知青们对于回城里工作到底有多大的忱了。

    季青听得一愣一愣的,这样也行?

    吃住的问题倒是好解决。

    夏天嘛,住的地方其实没那么讲究,席地而睡都不成问题。

    主要是吃。

    吃的话供应好的。

    这笔钱算在化厂的账上,白面馒,虽然可能是鸭,但好歹也有味是吧?

    南雁是把这些账全都算了一通。

    季青觉得,好像真的没什么问题。

    实际上政府每年组织的挖河,也没说饱饭,这是个力活,很多人还要自带粮。

    但必须,这是农民上摊到的活,是义务,哪能逃避呀。

    现在吃吃饱,倒是个极大的诱惑。

    男知青挖河,女知青抬土。

    附近的村民听说饭也十分积极的投其中,挖河的工程队也没拒绝。

    人家又不是不力,再说了这些农民力气可比知青们大多了。

    二百多里的运河挖掘成为化厂施工建设中一段挥不去的过往,而主导了这一工程的南雁,看着加宽了的河面,还饶有兴致的搞了几个有纪念意义的,“这里可以建造个亭,有码有亭,可以游玩。”

    利局的同志听到这话哭笑不得,有谁这么闲着无聊会来这里游玩呢?

    南雁看了对方脸上的无语,“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时候,大概也没想到几百年后,大运河在漕运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吧?”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