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重回七七zhong田养娃 第105(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一路颠簸过了槽河大桥,再往里走三十里地,总算到了一分场。

    光是这一,东岗公社就定去几千把镐,还有不少地枪。

    东岗工业厂和县五金厂一起开工,加班加,抓时间完成订单。

    其他公社的人呢,也确实存了自己回去仿制的心思。

    工业化量产就是这样,数量上来了成本就能降去。

    能捞一把就挣儿,不至于最后全都被旁人占了便宜。

    就想着买个十把当样品,回去找铁匠炉自己打。

    所以别看东岗公社加了价钱,实际上也比铁匠炉手工打来的成本低。

,在旁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抢占先机。

    抚松地方国营第一参场,就坐落在东岗境

    这天,许世彦还在工业盯着活呢,公社的过来通知他。

    东岗公社敢这么气,自然也有他们的依仗。

    全县一共十四个公社四个镇,镇上有镇办参场,公社不光有公社参场,公社属大队也多数都栽参。

    想要仨瓜俩枣的就把好东西糊走,没门儿。

    不是哪个公社都有工业厂,能用机床制作镐的,整个儿县里除了东岗工业,就是县五金厂。

    “小许,工业这边再加五百把镐、一百支地枪、三百个拉炮。

    一参场的参地,都在槽河附近,离着东岗远,工人活多数都是坐汽车。

    “小许啊,一参场这份儿活,一定要用心。咱公社现在正跟一参场商议,要联办中学和中呢。”

    这是国营一参场定的货,好了,你还得负责过去,帮忙安装教技术。”

    一参场把原本的小学搬到了东边去,原本的小学教学楼改成了寝室楼,在寝室楼的西边,盖了四层的教学楼。

    生产用汽车、小汽车、拖拉机、各类农用机械都有,而且还有一机械化加工厂。

    于是,接来工业全力先完成一参场的订单,等完成后,一参场那边派人来验收。

    双方心里都明白咋回事,但买卖嘛,总得讨价还价,不然心里不舒坦。

    双方一番商议,最终其他公社的人犟不过,没办法只能订五百把。

    好在许世彦坐的是吉普,好歹还儿,那些活的职工都坐大汽车,更颠。

    东岗公社的领导已经去县里谈了,那边只接受大笔订单,少于一千把人家不

    四六年的时候叫“永茂参园”,五四年改为地方国营参场,后来又改成国营第一参场。

    都说二大队厉害,跟一参场比,啥都不是。

    然后,许世彦就被调来,负责镐和地枪的生产事宜,尤其是监督质量。

    而且参场中学的学生念中,也有优惠。

    别说二大队了,就连公社参场,在一参场跟前儿,连小弟都算不上。

    一参场有职工一千来人,经营参地五六万丈,年收五六百万,上缴利上百万。

    东岗中,用的就是人家一参场的地盘。

    八月十二号早晨,参场果然派了车来接许世彦,跟着活的职工一起上山。

    对于许世彦来说,不啥都是本分,他是二大队的人,也是东岗公社的社员,领导安排啥,他就啥。

    公社拍了拍许世彦肩膀,嘱咐他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韩叔,这是东岗公社二大队的技术员,之前场不是提过那个什么地枪么?就是人家这位小伙来的。

    联合办校的事,许世彦上辈听说过。

    说句不好听的,去教技术不过就是动动嘴,给算工分,还着饭,不比他在山上抡着镐刨大土百倍?

    联合办学的条件就是,一参场的学生,不小升初考试成绩如何,全锅抬,都能上初中。

    结果东岗公社这边也狠,每个公社订货必须五百把以上,预付七成订金。

    咱场定了一百支地枪,让小伙教教你们几个,这样以后看参也轻松儿。”

    顺,跟许世彦约定好了,第二天派车来接他,上山教看参的人安装地枪。

    一参场有自己的中小学一所、职工俱乐、卫生所、托儿所。

    “领导放心,这事我肯定办妥。”

    验收合格,直接用车把东西拉走。

    然后东岗中学把初中分开,迁移到新校,初中还在原址。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往槽河参场的路并不好走,一路颠簸急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