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姜星火也无暇细想,继续:“所谓月距法,就是利用月亮的移动来测量经度。因为月亮在天空中的相对位置每时每刻都在改变,大约每半个时辰移动一个月亮直径的距离。所以只要在两地分别观测月亮,准确记
它移动到某个位置的时间,就能算
两地的经度差。”
换言之,如果北极星在你脑袋上,恭喜你,你到北极了。
参与到天文之学的颠覆突破,固然令卓老
心动,但严格地来说,这还不够。
姜星火说:“测量经度的办法,倒也不是没有。”
所以,郑和几乎瞬间就意识到,经纬度对于远洋航海的重要。
“姜先生既然有丈量日月之能,在中却有个困扰了许久的疑问,实在是不吐不快。”
卓老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可郑和此时哪怕手都举麻了,还是
持问了一个问题。
几人齐齐,这个没问题。
姜星火看向这位怪异的红脸髯汉
。
看着红脸的汉,姜星火轻轻地吐
这三个字。
见几人都沉默不语,朱煦试探
地问
。
元、明两代用于导航的罗盘是二十四方位罗盘,其罗盘将圆周二十四等分,并以十二地支、十天
除戊、己(属土,位于中央)外余
八个、及八卦的四个斜向方位逐一命名,为二十四针,使方向能够准确地指示。
或许真的在未来的某一天,大明会在这个名叫姜星火的青年的主持,真正地丈量日月。
。
“一天是十二个时辰,没问题吧?”
如果航行的船只在大海中迷失,显然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所谓北极,就是在古代华夏纬度的初步概念,当然,这里要指
的是,北极
跟后来纬度的概念,还是有一定微小差别的。
二十四针罗盘会告诉你,顺着丁未针能到真蒲,路上会遇到什么,一概不知。
有类似于后世网游里的坑爹小地图,在一个圆形小地图上,给你显示
了几个目标的方向,但你既不知
有多远,也不知
前面都有什么。
原因就在于,华夏、天竺、阿拉伯等地区,在这个时代用的都是牵星术以及罗盘。
见他们有些不解,卓敬补充:“《大
礼记·易本命》记载:凡地东西为纬,南北为经。小友所说的经纬度是‘北极
’和‘里差’吗?”
“北极倒是好说,这个能很轻易地测
来,哪怕在船上,熟练的
手用牵星板也能测
来。”
这人,怎么这么对航海兴趣啊
“而这,只需要一个《大明星空志》,也就是一个完整的星表,有完善的背景星图用来当月亮的背景参照,就可以记录月亮等星
的固定移动规律。这便是‘月距法’的基础,计算月亮在某个时间走到了哪颗星星中间,就可以作为
发地时间的参照
。”
姜星火扯了扯嘴角,假装没看见。
“经纬度?”郑和咀嚼着这个新名词。
郑和隔着髯艰难开
:“那晚曾见姜先生的球形海图,有些类似浑仪,但又不太像有
像元朝人制作过的
件,可城池、地名、国名的
度却非常
,在
想问问姜先生,制作时是如何定位的?”
便是因为,这个时间段,世界上所有往来于西欧、阿拉伯、天竺、华夏之间的商船,都只能沿着海岸线走,依靠前人探索来的稳定航路和补给
来确保自己不会迷失于大洋中。
而随着不经意间看对方撩起髯,姜星火的心
却有了些许猜测。
所以为什么在明代前后以及西方的大航海时代有那么多蹲的海盗?譬如五峰船主汪直,又譬如郑氏父
等等。
所谓经纬,倒是好理解,经天纬地嘛,可是经纬度是什么意思?
嗯,今天天虽然不,但好歹是中午,貌似他的额角,在
红
的汗?
“经纬度。”
所以说,在大明这个时代,正是由于缺乏“经纬度”的概念,无法在茫茫大海中准确定位,只能顺着海岸线走,不然就会走丢。
卓老闻言,看着这个气质沉静而自信的青年,一时之间,竟是也不自觉地升起了几分信服之
。
而纬度与经度这两个概念,目前华夏的比较好的是纬度的测量,最典型的自然是郭守敬测量大地,这个就不多
赘述了。而关于经度,也就是所谓的“里差”,则是此前所提《西行记》作者耶律楚才提
的,但并没有
行实际的测量。
大海波澜壮阔,同时也蕴着无数的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