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16章 四书(1/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四书

    “民变?”姜星火眉微蹙。

    民变,这样的事倒也不陌生,翻开史册,记载过无数次,甚至有些穷山恶的地区,每年都会发生两到三起的民变,但在江南

    姜星火隐约觉得历史线似乎在自己的作用,发生了些许的偏移。

    因为永乐元年夏四月,确实有洪灾,但并没有听说过有民变。

    他怎么知的?

    姜星火当然没认真读过《明太宗实录》,但《明史纪事本末·治江南》是考文言文阅读模拟题好吧。

    “永乐元年夏四月,命尚书夏原吉治江南,时嘉兴、苏、松诸府,患频年,屡敕有司,督治无功,故有是命。”

    归结底,洪灾这件事严格地来讲,跟姜星火的祈雨有关系,但关系不大。

    人工降雨这东西,前提是本来就有成雨的条件,无论他是否祈雨,这场在江南持续数天,乃至十余天的大暴雨,都是会的,只是是在三月份还是四月份的问题。

    事前也已经提醒永乐帝了准备,疏浚河和调集救灾粮,当都能到的事,姜星火都到了。

    更一步来讲,江南诸府发生洪灾患的本原因,甚至可以说不在于雨。

    而在于自建文帝登基以来,短暂掌权的文官集团,在利工程维护方面的严重荒废和对河疏浚的极度不重视。

    利工程自然是因为一年两年放在哪不也不会的缘故,而河疏浚,之所以不被江南士绅重视,倒不是因为他们真的短视到了极致河疏浚是有利于他们自家通的。

    问题的结症在于,浙东沿海的汐,譬如著名的一线,力量是非常大的,海的河每次疏浚淤泥,很快就会被汐给推回来。

    一来二去,白白钱不说,始终见不到成效,搞得自家跟拿钱去卫填海似的,就没人乐意搞了。

    但不疏浚海支,结果就是洪灾来临时,洪无法海,导致田变成一片泽国。

    可说些这,恐怕没用,也只是姜星火在心里想想。

    江南士绅指不定怎么编排自己呢,因果关系总会扣到姜星火的上。

    ——南京祈雨,江南遭灾。

    事已至此,总该有人去收拾烂摊

    姜星火轻轻呼着满是汽,压心波动:“我明白了,此间事我先稍作置,便随你赶赴城。”

    郑和依言离去,王斌试探地问:“国师大人?”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