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壹零八章 二一六海上衝突(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陆军省大臣皇派领袖荒木贞夫,和同是皇派的参谋本次官(副总)真崎甚三郎、参谋本第3小畑四郎;以及本来被贬到陆军兵本厂,现在却因为河局势变化被调回参谋本升任少将第一的石原莞尔;四人皆是反对继续扩大化的陆军军官。皇派一向把苏联当成首要大敌,认为侵中国东北是不智之举;而发动918事变的石原莞尔则只是持保守看法,认为:「先搞清楚支那航空队的实力,再重新制定帝国的支那方针。」

    而另一边的武藤信义也没间着,拉到这位海上盟友,又清楚知津田的想法后,他决定帮助津田扩大欺敌效果。命令川岛芳啟动她在南京佈署的间谍,到日本海军即将登陆山东、袭击上海的谣言,尤其南京政府里面日谍最多,所以也传得最兇。

    反覆思来想去,津田于是决定先海绕绕,一方面让支那方面不知自己的去向,以为自己可能现在任何支那的海岸,藉此让国民政府备压力,主动施压东北军,为第八师团解围。(可惜他并不知中方有空中预警飞艇和无人侦察机无时无刻的追踪,他的任何行动都让王绍源一览无遗。)

    但预订新接任海军省大臣的大角岑生却不这么认为,他是海军舰队扩大派。他认为任何支那海军扩张的苗都得提早扼杀,他拉上海军当中知名的好好先生海军省次官藤田尚德中将,极力主张袭击上海支那刚刚购得的英国舰队,以免支那海军成军后对日本形成威胁。

    一向不在御前会议争论时发表意见的裕仁,最后用玉音说:「雾不散何见朝蝉不鸣等待东风。」眾人会意,决定一面积极调六个师团前往满洲,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天皇的参议官支持扩大派的有陆军本庄繁、松井石和海军的野村吉三郎;反对的有小林躋造、山梨胜之和陆军菱刈隆。尤其目前属意由菱刈隆接任关东军司令,因此他的意见备受重视,他说:「我们不能在况不明的开战,我认为拖延战术是可行的,目前关东军让土原贤二行谈判拖延战术,只要我们不派正式外官,就不能代表是大日帝国的意思,这样可攻、退可守。争取到时间让我们的特课搞清楚况,再决定帝国策略,这样才是稳妥的作法。」

    在那个时代,到了晚上,飞机本不可能起飞,更遑论夜间作战。因此他决定利用黑夜的掩护,在渤海上一边欺敌,一边等天黑。可惜他没料到,王绍屏品的所有飞机都能夜航(原本不能的也要改到能),还有空中预警飞艇导航,甚至能引导炸

    陆军参谋本闲院载仁亲王因为河事变之前力主张侵,但最后却灰土脸,所以不发一语。而参谋本第二,统制派领袖永田铁山少将、陆军省次杉山元皆极力主张像918事变时多方向攻支那,杉山元甚至说:「支那航空队不可能遍佈满洲、山东和上海,我们多方并,支那一定会屈服。」

又将他从少将提升为中将(原本要到1934年11月15日才会晋升)。这意思很明显,就是要他肩负起关东军和满洲安危的海上责任。当然,这不必然包要援救那三千名被围困残兵。但是如果真不救,大本营会怎么想呢?命令他要巩固满洲安全,但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拋弃被围困的守军?这样是不是代表着他本没有决心保卫满洲,随时想要断尾求生?

    海军军令伏见博恭王本来全力支持闲院载仁亲王河;但失败后,他和次官永野修改为推动日德海军合作,以取代已经渐行渐远的英国海军合作;尤其是报显示,英国刚刚卖了一批舰队给支那,中英军事合作的况不明,日德尚未真正合作,日本孤掌难鸣,于是他也赞成先兵不动。永野修甚至说:「支那海军正在加战力,甚至可能已经和英国签订攻守同盟,我们很难像1931年128事变一样,随意上海,所以先搞清楚这些报,再制订对支那的策略,会比较妥当。」即将卸任海军省大臣的冈田啟介和军令第一尚真也赞同这个看法。

    不过他依然很小心,因为他的舰队中的舰艇多是驱逐舰,最大的不过是两艘5500吨的球磨型轻型巡洋舰,和一艘更老,才五千吨的竹级巡洋舰,最大的主舰砲才140,仰角到35度时,程才20,574公尺。那表示他得尽量靠近海岸,才有机会砲击到包围第八师团的支那军队甚或机场。靠近海岸太近,将让支那航空队有机会运用大量的机海战术,前仆后继的攻击,使他的舰队受到损伤,尤其是较小型的驱逐舰。

    如果国民政府不上当,津田静枝则另外等待时机,尤其是等天黑。据未确认的报显示,中方现在拥有非常先的飞机,将陆军炸得毫无招架之力。但他认为现今这个世界上要找到能对付海军军舰的飞机屈指可数。

    就在南京谣言满天飞的时候,日本东京大本营天皇御前会议则是满天飞,陆海军各自分为议和和主战两派,加上天皇的军事参议官也分两派,六派人吵得军事参议院屋都快掀飞了。